西方理论体系 构建的是西方价值观 2010-03-06 14:07:14 来源:人民网 点击:
去年,曾经在许多网站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在北电三试放榜的当天,一位落榜考生一家揭露所谓的“录取潜规则”。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热门艺术院校的招考虽然已经在收敛“潜规则”,但是依然有“关系人士”通过自己的“特长”直接或者间接操控招考。

  春节刚过,乍暖还寒,但北京已经添了一道风景,一道怀揣梦想的少男少女组成的风景——在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门口排起的长队中,不知会有多少中国演艺界的未来之星?联想十几年前,周星驰曾经在电影《喜剧之王》中诠释了进入演艺圈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表演功底,当然这仅仅是对想进演艺圈的人娱乐一把。而在现实中,这些来自全国各地怀揣明星梦的学生想走上这条道路,会经历哪些重重的考验呢?是否凭借出色的专业特长就能踏上扬名立万的“独木桥”呢?有人甚至形容,这是一场不见硝烟却异常惨烈的战争,千军万马中真正能够突围的只是凤毛麟角。实际上,艺术类招生和娱乐圈上位成名一样,或多或少存在着“潜规则”。

 

  说到艺考,人们的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个名词——“潜规则”。所谓的“艺考潜规则”以及“黑幕”等传闻,长期以来似乎成为了人们的某种思维定式,认为艺考就必定存在着某种“潜规则”。在眼下的艺考中,究竟有没有“潜规则”,而不同“潜规则”的形式、变化如何?我们不妨例举说明……

 

  评分改变方式

  潜规则渐渐收敛

 

  在影视界,北电、中戏、上戏呈三足鼎立之势,人称“明星摇篮”。近年来,这3大演艺院校的报考持续升温,报考人数屡创新高。在所有艺术类专业中,表演专业最具吸引力,也是历年艺考中最为火爆、报考人数最多、竞争最激烈的专业。

 

  去年,曾经在许多网站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在北电三试放榜的当天,一位落榜考生一家揭露所谓的“录取潜规则”。考生的母亲称,报考前,孩子学校的老师就已经告诉她,没有30万元肯定录取不了;落榜考生表示,自己能唱会跳,此前已经拍过影片,凭她的条件无论如何也不会进不了复试。对此,中戏和北电迅速进行公开回应,称招考非常严格公正,绝不可能出现“潜规则”的现象。在接受采访时,北电党委副书记、招生监察领导小组组长孙立军介绍,考试成绩采取集体打分,其中初试和二试由3人评判,三试由9至11位副教授以上人员组成专家评审组,判分采取量化和细化的方式。此外,在打分过程中,由多个老师“背靠背”互不干扰地打分,再由考务人员当场收集进行综合取其平均值。对分数差距过大的,还将进行特别的分析评审,以克服艺术考试面试环节固有的“太虚”“给印象分”等弊端,过去一些由“主任教员”说了算的情况也完全被纠正。而在考生考完后,由招生监察人员直接将打乱顺序的试卷进行装订,将考号、名字全部封闭,序号打乱后,可防止阅卷老师给“人情分”。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热门艺术院校的招考虽然已经在收敛“潜规则”,但是依然有“关系人士”通过自己的“特长”直接或者间接操控招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考官对于学生表演能力的认可度也许不同,但关于台词和形体的基本标准都是一样的。如果学生的专业水平不过关,再深厚的背景可能也无济于事。一些中间人收取费用首先要看考生的条件,如果根本不具备艺考条件,那些人基本是不会趟这浑水的。至于一个评委左右不了最终结果的问题,人家可以多管齐下,但是最终考生能够走到哪一步,还要看他的运气。”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