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高等教育需要走向社会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专门高级人才、提高我国美术层次的重大任务,与此同时,也有参与职业教育、普及性教育的义务。仅从美术院校来看,几十年来重复教育,培养下的学生都是专业或许过硬,但是缺乏成长为艺术家能力的学员。不少学生毕业之后立志成为职业画家,却无法安身立命一直“啃老”,这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有缺陷,没有交给学生如何创作、如何合作、如何进入艺术市场等等“成活”关节。缺少走向社会的预备心理和预备课程,学生势必直接跌倒在毕业门槛上,或者直接被纷繁的艺术市场牵着鼻子走,缺少主动性和生存能力。
高校应与社会机构合作办学深度培育艺术氛围
此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表示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即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国家有计划的药大幅提升继续教育参与率,要求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学习性社会。
可喜的是今日美术馆针对高等院校缺失的这段“职业教育”开办了相应的培训课程,这个被成为“今日青年艺术家高级研修班”的项目去年一经开办,就见识到了意想不到的火爆,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美术院校在这一环的确是亟待改善。他们邀请了活跃在美术界的领军人物,结合市场、结合艺术家成长对青年学子予以引导,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课程负责人王通伟先生表示:该课程主要面向正在成长中的青年艺术家,通过与学院探讨当代艺术新观念与创作方法、讲述艺术圈学术与商业运作规则,最终达到展示青年艺术家作品,获取艺术机构、艺术媒体与收藏家、投资人的支持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功利”行为,但是生存与发展毕竟是第一要务,青年首先要了解自己选择的职业和圈子里的创作动态、商业动态,才能有机会进入职业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表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应有效衔接。如果我们的美术高校放下身段,和一些社会上的艺术机构合作,把职前教育办到艺术机构里,让青年学子深度体验艺术家生活;或者把社会性的艺术机构把普及艺术教育的活动与美术高校相联系,双向互动,提高艺术家生存能力、运作能力;提高艺术爱好者、收藏家的鉴赏能力,可以说是深度培育了市场。
在全社会高度关注“国家软实力”的时代,政府高调推出教育改革计划,力争改变上行受阻的社会与板结的艺术教育现状,除了拍手叫好之外,更值得全社会积极参与其中,机构、个人大动员,保证国家源源不断的上升动力,这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更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