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王慧斌、淮安市市长、赫立画廊老板及艺术家王昭旻 2010-03-19 16:56:38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张小涛的童年似乎与社会主义现代中国——被称之为“新时期”——的成长有历史的重叠……

  1994年11月,张小涛创作了处女作《别为我众说纷纭》,1995年创作了“此在和彼在的人们”系列作品,这可以看作是张小涛的实验性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并没有假设太多的现实意义的思考,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寄寓、对绘画形式与理论的自我尝试。艺术家承认,“我想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我都将永远清晰地记得,在满含泪水的日子里,感情激荡真挚,在寒夜里强烈地宣泄和无助地呐喊,我得承认画面的幼稚,但我以为它们是真实的”(张小涛:《跨过叹息之桥》1996年);不过,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早期作品的形式及其背后的哲学意味从一开始就被他假定性置入其中。事实上,这些作品更多地带有一种超现实的色彩。这种风格与四川美术学院在80年代形成的传统有明显的不同,这说明北方城市开始的当代艺术的变革已经明显地波及到他的学院生活时代。

 

  1996年,张小涛大学毕业,他与杨冕、廖一百在四川美术学院举办了“个人经验展”,在这次展览中,艺术家们明确地把个人的经验,全面地展示在公众的视野之中。这个个人经验具有关心社会与个人命运的连续性,之前,他的那些“伤痕”老师们的关心与历史发生着关系,现在,张小涛将关心的焦点放在了眼前具体的对象上,甚至放在“垃圾”上:

 

  我们的城市很脏,到处是一片灰得发亮,大小整齐的盒子,生硬,冷漠。脚下的火车站,锈迹斑斑的铁轨,废弃的火车头,车厢,身后的发电厂通宵达旦的冒烟,混天黑地,放气的声音,可以让你刻骨铭心,每次进城禁不住的纳闷到处都是人?置身火车站的人流中,横七竖八,成捆成堆,人山人海,看上去这就是一个当代社会的“垃圾场”不自觉的有一种无形的巨大震撼,但同时也在这宣泄和嘈杂的人流中自己感到的是那么的无助和绝望。(张小涛:《跨过叹息之桥》1996年)

 

  这里面的潜意识因素很可能与早年的经历有关,当生命面临死亡的威胁时,人很容易将自己看得异常地无助和渺小。张小涛以个人经验的“实验性作品”的展出宣告了自己的艺术思考的纯粹性与可能性。这种纯粹性的存在将会是他继续前行的根本动力所在,而在此之前的所有人生过往与社会变迁,将会为他源源不断地提供更多的哲学家式的追问素材。接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将自己的观念进行自我修正,直到找到适合于自己的绘画观念甚至于是技巧。我们可以把张小涛大量的阅读看成是其观念的不断修正与成形的过程,那么,将大量的个人体验放入艺术实践的过程,就将是他不断地使个人的观念作品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给张小涛提供了很多难题,不过他似乎没有任何畏惧,相反,他似乎以不可停顿的方式来逃避停顿的恐惧。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