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是张小涛的一次从绘画到影像方式的实验,可是这是一次具有归纳性的实验:早年不同时期的经历与不断获得的知识的归纳,一种从“怀疑”立场开始的现实主义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归纳,对历史的宏大叙事的反思到对现实的微观世界的揭示的归纳,一个理想主义的危机到宗教立场的借用的归纳,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心情和对美好事物消失的悲观情绪的归纳,一个从叙事到观念又从观念回到叙事的归纳,一个不安的心灵和一个准备承担责任的态度的归纳,一个拒绝宏大叙事又借助于“微观社会学”的方法反射世界的归纳,一个中国现实的体验和全球语境信息提供的视野的归纳,总之,正如艺术家自己意识到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自己的精神领域同样如此,而艺术成为精神与世界相互印证其真实性的唯一值得信赖的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小涛在当代艺术领域里属于那个始终保持信仰与追问的队伍中的一员,与早期现代主义者自信的立场不同的是,张小涛承认,他对提出的问题始终表现出迷惑与没有结果的追问:
我也不知《迷雾》未来的命运会怎么样?我有些迷茫和伤感。不管怎样,这对我未来是很重要的心理经验。因为这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谁也说不清楚未来是什么?(《继续实验》:巫鸿、张小涛笔谈《迷雾》的创作展览2008年)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张小涛关于现实历史的思考具有一种潜意识的焦虑特征,这更容易给他带来一种精神上的紧张与孤独感,但是,正是艺术家的焦虑心理对现实问题的提示,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本身的荒诞性与匆忙的前进,见证了日常的物质化状态以及微屑的个体命运。张小涛的艺术一开始走向的是对绝对形式与观念的追求,之后转向于对都市日常生活的批判,再到后来,他重新开始了对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精神世界的心灵追问,他从亲情、个人的成长体验、艺术求学的努力以及宗教的追问中去展开他的艺术形式,他通过眼睛与记忆去记录现实,然后用自己特殊的表现方式去提醒心灵的问题。他的提醒多少有这样的意思:个体的心灵不是“重钢”,它一旦成为废墟,带来的将不是重生的希望而将是真正快乐与幸福的终结,从这个意义上讲,张小涛显微的灵魂追问是早年从“伤痕美术”开始的怀疑主义的创造性延续,这为人们了解具有后现代社会特征而事实上与西方社会不能同日而语的中国现实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证据。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