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立画廊入口处 2010-03-19 17:04:2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我从97年开始接触电脑,至今网络生活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喜欢在论坛里面潜水,每天玩博客,尤其对信息的浏览是网络的重要特点,这别于传统的阅读方式……

  杭春晓:做这样一种图像呈现,这个图像不单纯是图像了,这个图像连接的被曝光者低劣的行为,也连接着偷窥者的行为,甚至连接着网络阅读者的心态,把它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图像突然呈现出来,实际上对我们有一个对视觉和道德伦理的颠覆。

 

  原志阳:这与利用网络上传图片的方式进行传播是不一样的吗?

 

  杭春晓:这与网络上传播不一样,作为一个艺术家,你以前面临很哲学化的思考,生命的死亡、腐败、消解、重生,你是很哲学化思考的艺术家,突然去关心流行化,网络化的问题,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张小涛:我想这也是关于人在现场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与我先前的工作没有什么两样,以前我的工作是隐喻,现在更具体、更微观的当代现场,比如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成为一种新的认知方式,成为电子词典,比如:网络“论坛”的概念与传统“Forum”的定义就相去甚远,BBS(Bulletin Board Service)是电子信息公告板的意思,是今天网络论坛的主要形式。网络已经把传统的知识转变成快速消费的“信息”和“词条”,必须从网络里面得来的图片要进行转译,用个人的视觉语言,进行视觉编码,要成为一种我们在现场的视觉证据。关于人的精神与生命痕迹,如果把他们放在一起会形成一个视觉谱系。如果我的工作没有对网络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是图像“挪用”会显得极其简单,我希望这些网络图片和我以前的作品是有精神上的联系。

 

  杭春晓:我再次对小涛做一个判断,小涛是70年代中具有哲学思考能力的艺术家之一。你刚才谈到如何保持对网络的深度思考?实际上他用这些图像说明了这些观点。

 

  原志阳:刚才谈到网络作为数据库的东西,你的创作的初级文本形成是什么,包括你直接进行语言和观念上的转译,是一种解码过程。那么,从初级文本到终级文本之间联系的过程是哪些?

 

  张小涛:别忽略我对网络图像思考的时间和观看过程,然后产生新的话语思考。最初的上传者是偷窥的传播者,我既成为一个偷窥者、下载者、改写者、转译者,在这之间发生着身份的转换,我也成为图像的编辑者,把网络的元素编辑成“剧场”一样的情景,我还找到偷拍午夜街头群体斗殴的性工作者的照片,可以再进行延伸。以后我想把这些虚拟空间图像移植到公共空间的公共图像中,比如地铁、机场中的广告,去讨论“场域”和“空间”的改变,以及传播的问题,广告是一种甜蜜的暴力,也是一种商业的“视觉规训”,我想置换这两种概念,用网络图片更加突出这种图像的暴力感,让我们去思考图像背后的政治、权利、商业话语和视觉规训这几者之间的关系。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