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春晓:现在这些图像中到底有没有立场?
张小涛:对图像的选择和判断就是立场,网络是一种载体,我想这也有一个“场域”的改变,我把从网络论坛中的“垃圾”图片转换在展厅里,空间的位移和改变赋予他们以艺术的特征,网络事实上成为了信息源,是新闻和消息的原生产地,图像背后的工作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杭春晓:你选择了护士把精神病人打死的偷拍图像等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当你选择这些话题时,作为艺术家的图像证据,你想说什么?
张小涛:网络比真实的生活还要恐怖和血腥,因为论坛里这些暴力更集中和典型,我是为了强化这种刺激感,“囧”、“雷人”成为了新的网络词条,这就是网络的特征,“芙蓉姐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都可以视为今天的网络社会中,公民对人性的关注,对民主的诉求和意识的觉醒,比如“虐猫事件”的人肉搜索,也触发了更多关于道德伦理的思考,我想网民的“正义”的干预,事实上也成为了新的暴力。不是简单的批判和赞扬,是多维度地展开讨论。因为网络世界的丰富性,网络图库从色情、时尚、暴力、国际政治、文化信息、娱乐、八卦新闻等,这种混乱和丰富是空前的,你要找到你所需要的,我可能需要的是对社会的深度思考,建立视觉化的反思逻辑,重新阐释它的语义,我想强化这种社会矛盾和极端性,今天这个时代太疯狂了,改变了过去我们的既定经验和知识,我想进行视觉的再生产,再循环,艺术家是“图像的制造者”,去产生新的知识链条。
杭春晓:把这些网络上带有一种偏道德伦理有关系的图像,用艺术语言呈现出来以后,似乎想告诉我们网络上流行这种东西,现在有一个词叫“网络暴力”,网络形成的话语权,这种可以对公共信息者有一个强大的压力和自动力,使得被公布者在网络上可以人肉搜索不能生存下去。我们在传播这个类型图像的时候,他们心态是什么?是网络暴力创作者?还是网络暴力受害者?“艳照门”是网络世界非常严厉的公众事件,在每一个“艳照门”作为网络话语权的形成,每个人到底是一个施暴者还是受暴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