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原则基于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试图对艺术现象及其相关因 素进行量性的研究,这个工作将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合作进行。“质 的调查”采取了抽样问卷调查、定点访谈和地域性普查方法。
调查过程还是尽量追求周全。调查的结果采取了三证法:即本 证,调查对象的陈述和直接引用的资料;旁证,同一事实的另外证 据,包括人证和物证;佐证,在另外事实中涉及牵连到这个事实的证据。孤证不信,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并没有完全做到逐条 事实完整考证,毕竟,这是一个工作的原则,我们尽力追求。
“三证”的求得则以三种基础工作为先,首先是全面普查,其次 是逐步建档,其三是建立数据库。
全面普查就是要对出版物、各种文本(包括各种媒体的广告、 招贴、请柬、传单、通知、报表等等)进行收集和整理,对网络信 息进行定时的搜索和分析归类整理。同时不依赖于出版物与网络资讯,而是根据社会学调查原则设计的按地区、人群或类型的普遍访 问制度、设立专项根据学术课题进行专项调研以及个别访谈合作研 究等。逐步建档,就是将原始资料集中之后,对资料本身进行清理和核对,发现矛盾,找出问题,再进一步辅以调查、访谈、对证、学术会议和讨论,专项核实、搜集旁证佐证等方式,将资料变成条 理、因果、可信程度有所判断,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档案。
参与档案和《年鉴》工作的有不同层次的委员会和工作组。中国 现代艺术档案的指导委员会是北京大学的档案归属“20世纪中国研 究”主持人陈平原教授、督导本项目的吴志攀教授及中国美术界权 威人士:美术主席、各大美术馆馆长和各大美院院长。档案工作是 个规范的长期的学术基础工作。
《年鉴》是具有极强的选择、判断性质的时效性具体任务,其学术委员会是《年鉴》的合作方之一,巫鸿、黄专领导的当代艺术中 心的学术委员会出任。增减完全随之,主编也是学术委员会委托并 对之负责。
《年鉴》的编辑委员会由国内外当代艺术的专家组成,他们直接 参与具体的选择和判断,对年鉴的结构、方向、人物、机构和活动 的名单作出决定,报送学术委员会审批。
《年鉴》的工作委员会是由北京大学工作组(及北京大学软件学 院工作组)、芝加哥大学工作组和何香凝美术馆当代艺术中心工作 组、巴黎工作组、柏林工作组、首尔工作组、云南大学工作组、以及编辑委员亲自参与或委托专人组成。工作组分工合作,并且领导 着一百多位志愿者参与了档案调查整理、建立和年鉴编辑。
在各委员会的指导和工作组的实际操作下,档案对人物进行调 查,调查的对象包括艺术家、艺术理论家、评论家、策划人、活动 家、收藏家、行政官员、专业报刊记者、出版人等。档案调查逐步 扩大取决我们的调查能力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