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当代史,是当代人思想的体现。
断裂与延伸
在卡尔•波普尔看来,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 只有对历史的解释而没有一种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人都有 权来做出自己的解释。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是活生生的思想史而不是“剪刀糨糊史”,而思想正是人类的批判和反思能力。历史是 人的学问,而且是关于“自由”的学问。历史,不仅仅是展示当代人的思想判断,重要的是经过整合之后显示当代人的心灵和意识。那么当代史就是在历史的断裂中延伸与透视,在掌握一个基本史实 的情况下,准确呈现出断裂中的历史绵延。从艺术的层面上说,它不仅是对现代与当代之间的断裂绵延,是否还有某种不可弥合的断裂?可能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必要的叙述。而且,还需要进行准确 而深入地把握其基本史实——我们有必要对当代艺术已经发生和正在 发生的事件的透视和体验,展示其断裂与绵延,从而获得清晰而明确的阐释。
我们放弃当年极为流行的法国年鉴学派不论,历史的经典书 写方式是编年史,尤其是在时间的线性展示中建构一个绵延不绝 的历史话语景观。其实,经典史学的写作建立在断裂的重构与书 写中。那么,断裂的概念通常被解释为一种彻底的终结与全新的 开端。其实,历史,不仅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过去的事实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然而,在我们这个缺少价值判 断的时代,当代人书写当代史,特别是对艺术家的历史性描述很容易被质疑——尤其人们可以从任何角度去叙述一个艺术事件或 艺术家的作品。书写当代史,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贴近事件的真实和人物的存在,这种具有亲历感和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可能性是后 人修史所不可企及的。也就是说,亲历者的回忆在很大程度上弥 补了文献档案的缺失。尤其是亲历者对历史场景以及那些细节的描述,或者是采访者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后人无论如何难以“梳 理”和“研究”出来的。而且,这些都是将来“修史”的基础。 因此,及时完成历史记录和叙述,是当代人了解当今社会最直接 的材料,同时也能打下后人修史的坚实基础。至于当代人撰写当代史的局限,完全可以通过后人对事实和史料的辨析重新校正, 而获得更多、更深刻也更全面的共识。
当代人不写当代史,在中国封建时代是思想的禁锢而为当朝 者忌讳。今天,这些封建王朝的“潜规则”不复存在。当代人为 什么要写当代史?因为人们在生活中需要沟通与所处生活环境 的联系,通过对身边或远处事物的了解来认识自己,以及当今 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20世纪20年代初,海伦•加德纳(Helen Gardner)就有了一个构想,他要为学生们编撰一本介绍全世界各地艺术的教科书,内容是介绍全世界各地的艺术。1926年,哈考特•布雷斯等人帮助加德纳实现了这一构想并出版了《世界艺术 史》。80多年来,该著作一再出版,如今11版问世,并且,随着 时间的延续新的内容不断被增加和扩充,第11版中已经延伸到后 现代,包括今天的电脑革命。
所谓的历史,就是历史学家对历史提出新的解释。从这个层面上 解释,历史是当代人的意识和观念的显示——一部艺术史其实就是不 停地要求重新选择的历史。对史学家而言,哪些艺术家和作品可以 成为艺术史写作的对象是把握与描述的关键。90年代以来,中国当 代艺术史的写作无疑受到“西方冲击和中国反映”论的影响,这种概念后来又衍生出“传统社会中的现代化观念”等,似乎中国要富 强,必须经过西方现代化观念的洗礼。许多东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当代艺术史的叙事模式,但新的观念与方法正在使当代史的写作产生变化。因为,历史学要求写作者具备各种各样的知识,一切对 象都有可能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还有,对于书写当代史的历史学 家来说,重要的不是现象,而是现象之间构成的关系。
今天,艺术史的书写不断瞄准当代,特别是对正在发生的事件的 研究与选择,说明史学家不但关注过去而且早已开始直面当代。当 代史的写作已经成为事实,高名潞的《中国当代美术史》和鲁虹的《越界:中国先锋艺术》就是典型的范例,成为与中国当代艺术紧 密联系的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