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的追逐之下,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和现代艺术作品呈现了不同的拍卖境遇。然而,我们期待艺术回归本源,回归自身的价值,摒弃浮华,用真实体现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中国艺术品(秋季)拍卖市场实现拍卖总额156.46亿元人民币,比2008年同期剧增105.26%;全年总成交额达到225.31亿元人民币,同比2008年全年增长11.94%,单季成交首次超过150亿元人民币。
如今,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异常火爆,无论从拍品数量、拍品质量、拍卖价格,还是参与竞拍的收藏家、投资者都有了巨大的量值提升。当然,这首先要归功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盛世收藏”在当今无疑是最佳的应验。
沿岁月足迹看盛世收藏
收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晚期,之后还有仁宣盛世、晚明时期、同治光绪时期。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这几个时期都是物质富足、百姓的文化需求明显上升的阶段。可见“收藏”与“盛世”相关,毕竟,当人们的生活富足的时候,才有时间和金钱来享受精神生活。
马未都在一次演讲的时候谈到,中国历史上有五次“收藏热”。第一次在北宋,是因为专业书籍集中问世;第二次在晚明,是文化非常繁荣的时期;第三次是康乾盛世,长达100年的盛世时期;第四次最为特殊,民不聊生的晚清时期,西方人对中国藏品的大肆搜罗和购买;第五次就是现在。
80年代初期,内地经济处于起步阶段,而台湾、香港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良好,艺术品市场比较热,很多海外画商(即从事书画经营的商家)经常来内地历代名家辈出的地方如杭州、上海等地不断收购名家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