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有艺术国界之分
“艺术是有国界的”。石愚先生的看法与众不同,但是在艺术品收藏,或者投资商,这个问题是值得考虑的。如同世界艺术巨匠达·芬奇画作受西方瞩目一样,他在进行每一次画作的时候,都在思考自己所处的文化、社会思潮、当时的技法表现等。1498年,达·芬奇在意大利米兰圣玛丽亚教堂膳食堂创作的著名湿壁画《最后的晚餐》,就曾经因为刻意渲染哀痛气氛、众门徒吃惊的表情以及犹大的惶恐,历经数年的思索、修改才最终完成。而对于不了解西方宗教历史的人,也许只能看到这样一幅壁画的宏伟,却不知其背后的内涵。国外作家的作品尚且如此,中国传统作品更要回到自己的文化土壤当中才能焕发青春。
对应国内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比如人物画,这是中国绘画科目中出现和成熟最早的画种,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的战国时期的《人物龙凤帛画》、《人物御龙帛画》距今已经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然而,抛开传统的简笔、泼墨、泼彩、泼水等技法,中国人物画更强调的是主体与客体的高度合一,形与神的高度合一,更重视神、心与物的高度合一,用一种写意精神贯穿人物。因此,画必有意,无意不能成画,有意之画始有生命,无意之画绝无价值。
然而中国画中的“意”之本源又是什么?
“中国传统艺术作品,要用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当时、当世的社会底蕴来理解,作品来源于生活中的点滴,而没有对这些文化的了解,又怎么能认识到中国传统艺术真正的内涵和魅力。”石愚先生的看法正反映出中国传统艺术内在的表现。
艺术有国界之分,我们才会看到在拍卖市场上,国外长期无法卖到高价的中国古书画作品,一旦回流至国内市场,很多都身价倍增,这里面有我们经济增长带来的因素,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自己”的文化,还是“自己”最能理解!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