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系子孙陆贞雄访谈实录 2010-04-07 10:51:31 来源:99艺术网综合(搜狐、南方日报) 点击:
对于我们来说,陆士谔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如果不是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一番话。他说:“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

  主持人:想请您谈一下,陆士谔当时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什么样的环境可以创造出这么有前瞻性的一部书?

 

  陆贞雄:我祖父是清末明初最多产的小说家,他一生创作的小说有一百多部。他还是民国年间的上海十大名医之一。另外,他在培养他的弟弟妹妹,他的弟弟妹妹都出国留学。他自己没有去。另外,他的三个儿子女儿都很有造诣,都是他培养的结果。我祖父能够在一个很贫困的生活环境中能够取得这样一些成绩,我感到很不容易。他做医生,还写了四十多部医著,所以我说,我祖父现在还在给人家看毛病。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把当时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的经验都写成了遗书,现在已经再版。把当时的一些名义,叶天士、学生白、王满英,没有人继承他们父业的医著进行了整理,加上评注。所以我祖父这些书已经再版,等于他在天上当神医。因为我祖父在他的祖父的那一代,因为战争的烽火,烧毁了家里的家产,所以家道开始中落。

 

  我祖父十四岁的时候就要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结婚以后还有三子三女。他十四岁就到上海当典当的学徒,他一边当学徒,一边写小说,当时他租了一个房间写书做医。他十七岁又回到朱家角。他敲锣说书卖唱,他看到什么当场就编一套唱词,他父亲知道了,就把他拖回家里,因为他感到我们数门第这样不体面。说明我祖父当时是非常的贫困。因为他到上海来打工,没有钱、没有亲友,没有门路,就是一口很浓重的朱家角的方言,他要想在上海创业非常的困难。所以我祖父能够在医学上、文学上,培养子女方面,都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我确实是感到很不容易。因为我祖父还经常把他看的那些小说书出租给人家,因为自己看完了没有用了,他就利用剩下的书出租给人家。租的费用是这本书价的十分之一。他还到邮局里面开拓业务,上海有许多的读者都到他住的地方租小说,租了以后他要送过去,还要取回来,所以他对上海的地形比较熟悉,也知道的比较多一点。因为他还要出诊,上海的其他许多地方都有病号要叫他去出诊,因为行走不便,所以他对上海的地理位置相当的熟悉。

 

  所以,在他《新中国》这本书里面,他提到的三大方位都和现实社会非常的吻合。比如说他坐地铁到徐家汇,就是我们地铁一号线的起点站。他说在黄埔摊车站,江底隧道到浦东,这个位置基本上和我们延安东路隧道一号线的位置相吻合,对面就是陆家嘴,所以这个位置是很吻合的。所以我说的人民广场的新上海舞台。人民广场那么大,到底这个舞台造在什么地方,什么方位?他说在派克路转静安寺路,这个地方我也去走了一次,正好一转弯就看到了上海大剧院。还有地铁二号线的主干道,他说也有地铁。这个位置也是非常的吻合。所以我说祖父的这些预见真是很惊讶的。我记得百年世博梦其实恢弘的首部纪录片。摄制组看到陆士谔的书的时候,都惊讶得脊背冒汗。台湾的中天亚洲电视台,他们也说了陆士谔像个算命半仙,真准。

 

  主持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想问您,当年陆士谔先生写了一百多部小说,但是流传到现在遗失得比较多,您现在有没有在做什么样的工作来重新搜集当年这些作品呢?

 

  陆贞雄: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因为许多读者都想看一看我祖父当年写的那些小说。这些小说现在已经零零星星的再把《新上海》,《新上海》被评为十大古典谴责小说之一,这一次《新中国》的再版,把祖父的一部分著作都已经推出,后面还有许多祖父的著作,比如说《新言说卜言》(音)。这本书也是写预言的。他里面写到许多的,比如说陆士谔的百年飞天梦,也是在《新言说卜言》已经实现了。神舟七号的飞天。他说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体的水,没有动物和人类,他都已经知道,像这种书,我们永正,我和他们的老总也已经谈过,他们很有兴趣,也很希望把这些书全部的整理出来出版,奉献给广大的读者。谢谢!

 

  主持人:希望您以后可以带着更多的书继续做客搜狐,也让更多的网友可以领略晚清小说风貌。谢谢陆先生。

 

 

 

 

 

 


【编辑:张瑜】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