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子气象塔”的启示:当代城市艺术中的生态化趋向 2010-04-07 17:28:31 来源:艺术国际 作者:孙振华 点击:
我们这里所说的城市艺术指的是以城市空间和城市的公众生活为背景而展开的艺术,它包括建筑艺术、公共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园林艺术、表演艺术、设计艺术等等。


 

  二、“半截子气象塔”的启示:当代城市艺术中的生态化趋向
  
  让我们从一个“半截子气象塔”的改造工程说起。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有一座小山,山上原来打算建一座40米高的气象塔,建到19.6米的时候因违反城市规划被叫停了。后来,气象塔另外择地建设,山顶就留下了这一段废弃的混凝土塔身。由于地处市中心,加上小山的衬托,这段废弃的塔身在整个城市中的空间影像非常清晰,如果将它改造成为一座城市雕塑,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台州城市雕塑办公室约请国内有影响的五家艺术单位进行设计,一共提供了几十个方案。在这些众多的方案中,基本上都看不到原来的塔身,也看不到雕塑方案与原来的塔身有什么关系。标书上说,雕塑高度不超过40米,结果,这些方案基本上都等于在山上重建一座近40米的巨型雕塑。这些造型与废塔完全没什么联系。
  
  如果是这样,改造、利用塔身的意义何在?那还不如推倒重来,或者干脆取消这个项目。这个项目之所以能够成立,亮点就在于这个塔半途而废,太可惜了。艺术家的工作是帮城市解决问题,变废为宝,用艺术的方式改正人们在城市建设中的过失,而不是要另起炉灶,耗巨资做一个“巨无霸”放在一个中等城市。
  
  台州之前有过一个变废为宝的成功案例:也是在市区内,有一段过去采石头留下的废墟,很难看。后来,景观设计师巧妙地引水上山,对山体略加处理,将它变成了一个人造瀑布,加上绿化和溪流的配合,成为一处不错的城市水景。
  
  为什么参加气象塔改造项目的雕塑家和设计师不能很好地领会台州的意图呢?
  
  这可能和我们长期以来对雕塑和景观的理解有关。这种理解大概包含了两个习惯看法:第一,所谓城市雕塑、景观艺术是花钱为城市增添新的东西,耗费金钱和资源理所当然。第二,所谓艺术和设计,要突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个性,把他们独特的想法和意志注入到这个城市,让城市居民接纳他们的作品。
  
  这两个习惯看法当然不能算错,但是在当代条件下,在一个强调生态和环保的时代,艺术家的观念需要改变,他们应该学会由简单地“添加”,变为寻找更多的可能性。除了“添加”和“耗费”,还要学会“保护”、“转换”、“改造”、“利用”等等。这需要艺术家对生态、对自然,对城市要有更多的敬畏和尊重,要有更多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个艺术家力图为城市增添个人色彩是不错;同时,还应该从城市的整体利益出发,学会“放弃”、“收敛”、“少作为”甚至“不作为”。可做可不做的,尽量不做;可大做可小做的,尽量小做;现在可勉强做,将来更适合做的,留到将来做……
  
  台州的半截子气象塔本身并不难看,比例与体量不够均衡,可以用其它材料增加高度,原有塔身可以完全不动,也可以通过色彩处理,让它加以改变。关键是体现出一种态度和观念,而不是另起炉灶,做一个与它无关的造型。
  
  将废塔变成公共艺术,等于为城市留下了一个故事,它将纪录一个城市的观念是如果改变的,多年以后,人们看到这个作品,会有一段回首当年的故事可说。
  
  “半截子气象塔”给我们的启示是,城市艺术在当代条件下,它的努力方向是:
  
  第一,强调城市艺术与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应该能够将城市艺术融入城市综合、整体的生命体中;城市艺术应该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
  
  第二,城市艺术应该致力于提升城市居民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致力于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及健康水平;应该致力于人人平等、自由、教育、人权以及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第三, 城市艺术的创作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生命,尊重环境,尊重自然;谨慎地对待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强调城市艺术材料资源的可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让城市艺术最大限度地以强调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让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第四, 城市艺术的生态化是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当代城市艺术应该不断推进城市艺术的观念的转变,让人们的欣赏习惯,艺术生活方式和艺术消费方式向生态化方向转变;特别应该促进艺术的生产制度、展示传播制度、市场流通制度以及艺术管理制度等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在当代城市艺术中,各个不同门类的艺术家们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在城市建筑方面:绿色建筑、环保节能建筑,“城市再生”的观念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学最具前沿性的问题。据媒体介绍,韩国欲造“摩天蜂巢城”,形如巨型蜂巢外层覆盖绿色植物节能环保。
  
  在城市公共艺术和城市雕塑方面:将生态的概念引入雕塑,利用废弃物品创作城市雕塑,用艺术的方式修复被破坏了的自然,也成为当代艺术家努力的方向。例如中国美院已故著名艺术家在一个人在浙江温岭大鹿岛坚持数十年之久的海滩岩石雕刻。
  
  在城市环境艺术、地景艺术、园林艺术方面,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重建人和环境密切关系也成为艺术家们的共同的价值观。例如著名艺术家克里斯托的包裹艺术:《连续的围栏》、《包裹国会大厦》等等。
  
  在城市表演艺术方面:在城市的音乐、舞蹈领域,出现了原生态的歌舞;以及发掘和表现地域性、民族性、民间乡土的歌舞艺术资源,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的《映像云南》、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水乐》等等。
  
  在城市设计艺术方面:平面设计中的再生纸的利用;环保服装的出现等等,都说明在设计界也在出现生态化的转身。
  
  ……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