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清明节早晨,家族成员19人和数位朋友从北京饭店汇集到天安门广场,经过繁杂的安检和警察质问于7点钟开始创作家族岁月之三。
两张已过世的父母照片,两把70年代风格的折叠椅与郑连杰家族成员在空寂的广场定格成数码的记忆。
郑连杰对记者说这是我最不爱来的地方,往事的不快和沉重加剧着我内心所面对的现实,我是个浪迹天涯没有家的人,故乡只是在我频繁搜索儿时记忆的一种冲动。老母亲的故去对于心灵来说我的故乡就飘得更远了,不同的是今天我与全体家族成员来到这里为了纪念刚刚过世的母亲,以行为艺术的方式表达慈爱、平等。继续完成《家族岁月》在2000年创作以来第三次的见证。
旅居纽约的艺术家郑连杰此次因母亲重病回到故乡北京,3月23日享年83岁的老母亲因病去世,萌发了他再一次创作以《家族岁月》为主题的这个系列。
清明节对于远行在海外的郑连杰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中国人的哀思和对亲人的追忆在这一天是独特的,它不光是个人的情感表达同时也是对历史在现实中的追忆和质问。
郑连杰《家族岁月》创作于2000年清明节,作品以一张1957年的全家福照片(当时郑连杰还未出生)在虚化的天安门布景前的合影,后为纪念同年去逝的父亲,艺术家本人重新放大这张特殊背景的老照片又与他的儿子郑雄文一起把这张被放大的照片搬到真实的天安门前,再次呈现远去的瞬间在真实的现场,因此虚化错置的历史呈现出被分割后的重新连接,一种断裂的记忆追述着对生命的关怀。《家族岁月》曾多次被东西方当代艺术史学者广为介绍,并在重要国际艺术展上展出。
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教授著名国际策展人巫鸿在他的专著《重塑北京》的书里以详尽的文字、图片介绍《家族岁月》
巫鸿认为,郑连杰的《家族岁月系列行为摄影计划“由于被定格于同一地点的现在时的存在,作品中的老照片获得了一种被强调的过去时态”。
旅美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钱志坚在“东方移植西方当代中国艺术展”书上撰文:《家族岁月》则表达了一种政治性和个人化的怀旧感,图中是郑连杰和他的儿子在天安门前举着他的家人在1960年代同样在天安门前拍摄的照片。作品因而成功的将艺术家生活的两个断裂了的世界重新连接起来。
【编辑:张明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