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华的作品《赶火车》,描绘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人物80余名;为红岩革命纪念馆绘制的油画《唤起民众》人物400余人;《周恩来和他的朋友》中与真人等大的人物92人;三峡博物馆的巨幅半景画《重庆大轰炸》人物多达近千名。2005年6月18日,以探索“手工劳作”价值的“往事印象·高小华珍藏手稿作品展”开幕。
高小华表示会坚持画大画,坚持”“手工劳作”之路。下一个创作将与沿海的纪念馆合作鸦片战争的题材。说到“手工劳作”的价值,他非常淡然:“如果单从经济上讲,折合成每公尺算,《红岩启示录》和《重庆大轰炸》只是《赶火车》的四分之一。但为了这两个有历史意义的作品,我拒绝了很多画小画挣钱的机会,就按我的画在画廊每平方公尺19万左右的价格,我5年也亏了不少钱了!”高小华从回国开始,就在自己身上压了很多东西,“我希望压在我身上的东西能以艺术的形式爆发!”他认为油画包含了太多影像所不能表达的东西,比如视觉冲击力,笔触的动感等等。而对于画大画的理解,高小华说:“第一,要天才;第二,要技术,第三,要艺术;第四,要体力;第五,要机遇。”
当记者谈到艺术品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如陈逸飞辞世之后画价的飙升等问题,高小华先解释了艺术品交易市场这个概念,一般分为第一市场与第二市场。第一市场是画廊、收藏家等直接与艺术家交易的市场,第二市场是拍卖市场。当艺术品在第一市场很难找到时,比如陈逸飞先生的作品成为了孤品,这种艺术品就会在第二市场出现。高小华谨慎地说:“现在,在中国嘉德、荣宝斋等率先进入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机构的带领下,拍卖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西部不仅第一市场教弱,第二市场几乎也是一片空白。我们的艺术品交易市场刚成长起来,问题还很多,但我觉得应该看到它好的一面:它也在不断改进与完善,而且速度很快。”夫人梁葵眼里的高小华
他性格很好,对人很温和,是一个好静的人。我们的孩子才8个月,50岁得子很幸运了,他离过婚,10多年有段跨国婚姻,我一般不会去问他的过去。平时他非常着迷电影、电视,以及历史方面的书,偶尔还看看《动物世界》。我觉得他给自己身上加上了很多使命感,他要用画记录历史,因为他觉得除了书、电影、电视之外还要有更有冲击力的表现形式。他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因为他的作品除了艺术造诣外,还需要毅力和体力。
高小华其成名作《为什么》开中国当代“伤痕艺术”之先河,1982年创作油画《赶火车》,被美术界誉为“油画的清明上河图”,1999年该作品获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20世纪艺术贡献奖”,2003年该作品在北京以363万元拍出。1985年高小华移居美国,2000年应邀回国至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任教。回国后,创作了《红岩启示录》《重庆大轰炸》两幅反映历史题材的大型油画。《重庆大轰炸》于2005年6月18日在重庆的中国三峡博物馆开馆时首度亮相;同日,高小华个展“往事印象·高小华珍藏手稿作品展”开展。
【编辑: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