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历史——中国青年新艺术邀请展”将于4月25日分别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2层、3号馆(14:00)和阿拉里奥北京(16:00)拉开帷幕。该展览作为“改造历史 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展的一部分,由艺术史家吕澎、诗人和策展人朱朱、台湾学者高千惠共同策划,将为观众带来65位年轻艺术家的艺术创作。
有很长的一个时间里,批评界和艺术家中间讨论着为什么没有青年艺术家新秀在学术和市场领域里涌现?为什么年轻的艺术家就没有太多的机会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实际上,在过去的几年里,有不少艺术机构和画廊已经开始了对年轻艺术家的关注,并且,开始了对年轻艺术家的支持。
参与本次展览的65位年轻艺术家是如何产生的呢?最初,三位策展人邀请了近20位年轻批评家进行推荐,希望能够在他们的推荐中产生参展艺术家。实际情况是,20位批评家推荐了近150位年轻艺术家,考虑到展览最初计划青年部分的参展艺术家限于50人,这样,策展人就不得不在这150多位艺术家中进行第二次选择。同时,还有数百位艺术家自荐参加展览,在中间,我们也发现了值得关注的艺术家。这样,在综合这些艺术家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反复选择,最后,产生了65位参展艺术家。
从参展艺术家的一百多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任何单一或者少数的几个概念归纳这些作品的努力将可能失败。这个现象表明,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现代主义运动开始,经过9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的洗礼,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已经朝着个性与更加经验主义的深度发展。宏大的哲学思考为具体的观念引导所替代;对视觉现实的直接表现,为将视觉符号作为更加独立的元素的实践所替代;尤其是,在经历了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和借用之后,艺术家们已经可以在他们面前的任何资源中进行自由的选择。在对艺术的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过程中,没有任何材料、形象、符号以及思想资源成为主导,而个人的选择则成为更年轻的艺术家的普遍实践。
之所以会呈现出这样的面貌,我们首先要认清,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与之而来的全球化,是所有的艺术家的基本语境,可是,作为每个个体,他们的处境与面临的具体问题存在着种种差异。过去那种共同性的背景——例如体制与意识形态的控制——因为市场经济导致的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而隐退到尽可能不显现的后面,社会生活本身呈现出的光怪陆离导致了艺术家只能依据自己的直接经验去从事他的艺术实践。社会生活难以归纳的内容决定了艺术家对社会与经验的理解和认识的丰富性,这样,不同的情绪、感受、趣味,包括那些神经质的敏感,都是这个基本背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