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艺术的历史,随着时间推移,必然会走向以风格和社会两者互动关系为思考的文化普遍史,因此视觉艺术也常被视为一种年代美学的参考文件。在近30年间,多元的宽容与异议已使当代艺术的书写变得繁复而无法单向化,其梳理的方式除了艺术运动史与艺术风格史之外,还有属于美术馆的艺术史和属于市场的收藏史。前者以史观、历史、教育为目标,多由美术馆或学术界的判断知识作为导引;后者则以民间收藏、品味、投资为方向,藉由民间收藏者的喜好和投资判断作为艺术品的市场价值设定。一般而言,知识判断应属客观,而品味判断应属主观,然而在全球化的今日,史观可能出自主观的意识型态,品味可能出自制造的讯息影响。当艺术趋于政治和金钱的纷争中,常让人忘记它本身的价值。无论如何,一件具有年代性代表的理想作品,它应兼具一个时代、一个时代人物的证据或承传上的功能;而艺术作品之吸引人,在于那一个物质性的载体里,不仅盛装时间、空间和人物,也留下了年代的美学研究。
在走过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今日,当代、历史与艺术的关系建立,不再是一种答案,而是不同书写角度和形式的汇集。在艺术活动同质化的年代,是否可能“改造艺术历史”,也需要回到如何观看艺术史的认同和再定义。至于,展览是否可以是一种艺术运动?很显然,它们跟所有作品一样,也有其时间性与不可刻意制造的天命。
2.
2010年,中国大陆正式承认当代艺术多元表现方式,提供如此大的当代艺术活动空间,也可以说是近10年来,当代艺术寻求被理解的一种成果。至于中国台湾馆之介入,始于2009年10月中旬。寒舍艺术中心主动以民间单位,非盈利参与的认知下,希望台湾新艺术能参与此华人当代艺术大展。是故,获得善意的共识:台湾馆将以完整区块的方式呈现,台湾当代艺术30年介绍也将以完整专书方式呈现,台湾参展艺术家以197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艺术家为主,其主题订为“平凡的奇观”。这些开放、尊重、不涉商业的前提,是个人参与台湾馆之因。
为何要以完整而不被打散的方式呈现?中国台湾新艺术有其近代的历史经验脉络,其呈现背后,不能切割它曾有的艺术现实。台湾当代艺术发生的相关事件年,一是长达十年缓进的乡土文艺运动和经济的崛起,此一阶段台湾当代艺术进入艺廊时代。二是1980中期现代美术馆之成立,以十年时间带动本土意识,对台湾抽象艺术展开历史反思,并进入多元的后现代时期。三是1995年之后,台湾的双年展狂热,以参与制造国际展做为艺术外交行动,将台湾当代艺术带上国际艺术舞台,当代艺术则进入替代空间、美术馆、艺博会的时代。四是2001年之后的全球化、科技化、网络化、市场化之年代,国际展览和艺廊勃兴,使新艺术也在此特殊时空萌生。
是故,在论述方面,自1980年代开始,书写者无法再用线性时间、风格归类、媒材划分等方法,有效地陈述正在发生中的年代景观,以及与过去历史可衔接的线性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冷战时期的艺术没有历史感。西方当代文化论者布什亚(Jean Baudrillard),在1990年曾延用人类学家利瓦伊斯陀(Claude Levi-Strauss)之人类学概念,以“冷社会”(cold society)来解释冷战时期,尤其在1950至1960年代期间,艺术从历史感中出离的现象。那时西方的“现代性”乃以抽象形式为主,以理智观念是瞻;在历史感上,则以精神分析之说为本,可以溯及人类共有记忆或去过往事件的余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