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教育生源质量“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有后天合理养料的施加,或许还可以扶持出一批艺术之才,但是,在今天的高校艺术专业的教学中,很难寻找“合理”的前提了。且不说,大规模的招生带来了艺术教育资源(软硬资源)的严重匮乏,已经使个性化教育成为空谈,也不说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还有多少艺术教师恪守“传道、授业、解惑”职业准则,全身心地投入于艺术人才的培养中,单就艺术教育教学的观念而言,数十年来并没有很好解决“传技”与“传艺(传道)”的关系问题,经验式的技术性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与艺术教育的本质,特别是与当代艺术教育发展趋势相悖。
无论中西,艺术的发展都经历了从与一般的物质生产性的制作技术混为一体的“技艺”向作为精神性生产的视觉文化的转换。这一转换在中国和西方尽管时序上有先后,但是,都无可逆转地实现了这一转换。在中国,唐宋以降,由于众多文人士大夫介入艺术创作,使得包括绘画在内的美术创作的精神性特征得以强化,以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绘画形式,凸显了中国艺术独有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形态。在西方,自古希腊始,尽管以雕塑和建筑为代表的艺术作品受到人们喜爱,但是,艺术在整体上并未被看成是可以与诗歌、哲学、修辞学、几何学、天文学等相提并论的精神生产,最多被视为与纯精神性的“自由艺术”相对应的具有物质生产性的“平民艺术”,艺术的创作者更是未得到应有尊重。这种令艺术尴尬的状况直到文艺复兴后, 如达·芬奇等 人文学者,将艺术作为他们探寻人类未知世界和科学规律的方法与视向,传达他们对外在世界感知的媒介而参与艺术创作才得以改变。也正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更多的从事艺术创作的“艺匠”们,接受的教育不单是技艺性的,还有人文知识,使他们实现了从归宿含混的“手艺”人向学者化的转换,从而使艺术提升到与科学媲美的精神生产的地位。
尽管,中西方的艺术史文本都出现过抑“技”扬“艺”,并将技、艺之异作为贵贱尊卑之别之依据的倾向,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避开艺术史文本“话语”主体的偏见,就从艺术本质的角度来谈探讨艺术教育的内涵问题。在此,笔者不必就艺术的本质作一番沉繁的学理探讨,相信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无可争议的共识。人类的生存方式构成了人类文化的全部内容。因此,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政治、道德、哲学、科学、宗教、艺术虽各有领地,但从根本上说,它们不过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不同侧面的体现罢了。正是由于它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才使人类生活显得既目标统一又丰富生动。要达到对艺术的真正了解,我们就必须懂得,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视觉呈现,一切艺术创作都是心灵物质化和物质心灵化的活动,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和积极的实践性。如果我们不否认艺术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这种密切的关联性,不否认艺术的精神性特征的话,就应该将艺术放到与其他文化类型的关系中去加以审视。
艺术发展的历程本身也呈现出由与人类的其他文化形态的混沌关系,到与之剥离,进而又到更高层面融合的轨迹。当代艺术最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与学科意义上的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有了一种更为深层的联系。如果说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后期,艺术家关注的还主要是与创造“美的艺术”所必不可少的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技术知识的运用的话,19世纪中后期以来,借助独到的艺术语言,以表达自己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独到的看法与态度成为艺术的重要特征。传统技法的沿袭,对建立在共同视觉经验基础上的公共艺术语汇的掌握不再是一个人是否能成为艺术家的关键所在。不少现当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其成功并非取决于在艺术技术层面上的创新,而是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话语”方式,与其说他们创造了某种艺术风格或技术,还不如说,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观念或拓展了一种新的艺术视野。他们用独特的艺术表达(甚至是以对习以为常的艺术观念与技法颠覆)方式,传达他们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看法。我们不必去完全认同一切现当代艺术流派价值取向,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艺术发展到今天,其“画地为牢”的疆界早已被打破,与其他学科有了一种更为深度的融合,或者说艺术的文化性和精神性特质更为凸显。
在艺术的这种发展态势下,以学科中心论为理念建构起来的艺术教育模式,其先天不足就显而易见。当今,中国传统型的专业艺术院校的教育模式之优劣是十分明晰的,其优势在于在管理方式上及艺术价值评判上的认同感容易趋与一致。尽管在一个学院内教师有个体差异,但是圈内人的话语方式有更多的共性。不过,正是这种共性显露出它的“软肋”。因为这类院校长期以来以技术传授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影响至深,在师资及课程结构上,技术性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人文学科的学术支撑和多学科的相互渗透显得不足。艺术发展到今天,技术问题已经不是主要的问题,而思想、观念和艺术判断力的培养已成为现代艺术教育的核心。检验艺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尺度已经不再是技术上的翻新,而是对当代精神的敏锐而深刻的把握,并有将一种新锐的思想、对社会的评判、对生活的感受转化为形式的能力,一种能对本土文化艺术精神的深刻领悟和与世界文化艺术对话的能力。一种连人文方面课程都没有想到开设也无法开设的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具备当代意识的艺术家,一个连起码的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都不具备的人,也难以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
艺术作为人认知与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一种确证自己的特殊方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行为和文化观念的视觉呈现。如果我们不否认“艺术品是人类价值观念的宝库”②,其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决定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这种认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文化价值的判断力和追求文化价值的自觉性是今天人文教育,也应该是艺术教育的重点所在。
人文学科的教育应该说包含艺术教育,反过来说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艺术专业的教育,其底部构架应该有人文学科的支撑,技术性仅仅是依附在这个构架层面上的东西。艺术家没有将一种内在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情感文本化的技能就不成其为艺术家,而没有人文学养的艺术家也不是真正的艺术家。由重技术的训练向重观念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的转换,已经是当代艺术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加强艺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拓展学生文化艺术视野方面,许多高校的艺术专业并没有自觉的意识,仅将艺术教学看成是一种技术传授,其结果是制造了千千万万的掌握了一定技术的艺术的劳动大军,而少有培养出有艺术发展潜质,能成为未来引领艺术潮流的艺术家。当然,三十年来,也就是高考改革以来,从我们的艺术院校中还是走出了一批杰出的艺术人才,但是,与整体的产出相比,比例还是太低。也正因为在艺术教育教学观念与方式上的误导,使得不少不愿思考无力思考,也并不真正热爱艺术的人将艺术专业作为必然的选择。
缺乏艺术思维训练和人文精神浸润的艺术教育,使得不少学生的审美判断力、艺术的敏锐性和创造力难以提升,以致我们看到,在一些以前卫的名义占据市场份额的画家示范效应的蛊惑下,不少学生急功近利、煞费苦心地去构建属于自己的标识性符号体系,既不忠实于自我的内心感受,也缺乏问题的针对性,其结果是涂抹出一些貌似深刻实质上没有内涵的飘忽不定的视觉图像。当然,如果人文主义教育的缺失是因被技术教育所挤压也作罢,技术至上毕竟还能培养出些熟练的图像的操作者,或者说熟练的技术工。但是,不少艺术专业的教学处在思维培养与技术训练都放任的状态中,因而,无论是艺术家的学者化转化,还是学者的艺术化转化,在今天的高等艺术院校中都还没有看到令人可喜的端倪。
当然,呼吁加强艺术专业的人文修养教育,强调艺术专业教学方式多元化,并非是排斥艺术形式转化能力培养的理由。我们注意到一些艺术院校,特别是个别综合性大学的艺术专业,有一种鄙视技术训练的倾向,以理论挤压操作、用理性排斥感性,用所谓的学理探究取代情感表达。若这不是一种“学者”的偏见,至少也是一种矫枉过正。艺术专业教育毕竟不同于一般人文教育,一般人文教育的方式是通过讲授和文本阅读,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并掌握以文本表达思想的方法与技能。艺术专业教育(艺术史专业除外)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具备将思想、观念、情感文本化的能力。但是,艺术文本是一种诉诸感官的形式。形式的创造必然离不开对艺术技巧的掌握。卡西尔在《人文科学的逻辑》中认为:物理因素、历史因素和心理因素是文化客体的三要素。任何艺术作品首先是一件物。物质性是一切艺术特征。在海德格尔看来一件艺术作品首先是一种物,这一点艺术与其他事物并无根本区别。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对“物”的改造、“去蔽”,使其构成对真理的揭示。强调艺术作品是一种“物”的形式,就暗示了艺术作品是一种人工制作的结果,一种意义的构成方式。既然创造过程是将物质材料“精神化”的过程,也就意味着艺术技巧的作用不可忽视,艺术是一个用技巧重新组织过的世界。因而,艺术专业教育,强调艺术的文化性和精神性并不意味着对艺术技巧的蔑视,更不意味着在艺术教育中对学生形式创造能力培养的忽视。艺术院校和艺术课堂不是“肆意纵情无法无天却又名正言顺的世外桃源。”③正如前面所说,一切艺术创作都是心灵物质化和物质心灵化的活动。这种转化是以媒介、材料为中介的,如海德格尔认为的那样雕塑家和画家同匠人一样都使用材料,不同的是艺术家并不耗尽材料。而是将材料与形式溶为一体,因此材料退隐了。④将材料纳入形式,使材料精神化,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价值所在,也是艺术之为艺术而非同与其他学科的价值所在。就是十分看重艺术和审美政治、革命功能的西方后期马克思美学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也认为:“构成艺术作品独一无二的、不朽的、具有一贯同一性的东西,那使一个作品成为艺术品的东西——这个作为统一体的东西就是形式。”⑤他将艺术的美学形式看成是艺术与其他人类活动区分开来的独特标志,看成是艺术之为艺术的本质特征。艺术家的成功秘诀不仅限于具有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感受,重要的是还必须具有将内在的情感与心灵的感受转化为形式的能力。因而,对物质材料加工制作能力的锤炼,对将文化态度和内在心灵感受转化为视觉形式能力的培养是亚里斯多得的传统,也必然是艺术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只不过,在今天的艺术专业教学中,不应再拘泥于用传统材料以及对这种传统材料的改造技能的训练,而应该培养学生去认识、发现、利用新媒介的能力,用新的创造性语言与形式有效地表达对世界、对自我、对人生的认识与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利用、驾驭媒介的能力和形式的创造力,是一切专业艺术教育根本目的。
既不重视人文思想的熏陶,也局限于经验式的技法传授或根本忽视形式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得高校艺术专业不少学生创作的作品既缺乏精神深度,又满足不了观赏者的视觉需求。
【编辑:丝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