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FAF:经典依旧 2010-06-08 16:34:3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首先我谈一下这个展览的背景。这个展览是杭春晓组织,名为“青年批评家提名展”,实际上,按照这个特定的年龄的界限,我实际上已经不能属于这个范畴里面了……

  易鹤达:现在很多观念的东西丧失了一种什么呢?丧失了一种自我观照的空间。你观照的空间小了,你的观念一定是空洞的。还有一个就是你说的人生存状态的无聊现象。其实中国有很多观念是缺乏中国本土文化的一种东西。禅宗在若干年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无和聊、阴和阳、有和无、空间和无限这些东西了。现在我们是把“自己”丢了反而去找“外相”。现在很多观念的东西,是“关”在一个地方,“念”一个东西,而且这种“念”是没空间的。“念”是今天“今”加一个“心”字。心是宇宙,那空间应该是很大的。现在的观念是没出口,找不到出口,就真的给大家“关”在一个美术馆里了。

  吴鸿:所以,我们再看这几个艺术家的作品,实际上就是把生命的过程或者生命的意义体现出来,让生命的过程产生了某种“形式感”。

 

  易鹤达:现在的艺术是什么呢?是观看。是“观看”的时代,而不是“观心”的时代。很多的艺术都是观看而无法观心,无法观照自己心灵的一种东西。那这种观看就会导致一种视觉的商业泛滥,完全都是在看,太苍白了,把自我丢了,把看的东西说出来了。

  吴鸿:实际上,我觉得你们刚才所说的问题也说明了当前艺术界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这就是我们部分地被这种这种模式化的“观念”所左右,把这个作为艺术的目的,而恰恰忘了这应该是一种方式、一种“工具”。

  易鹤达:其实我画的这个“圆”,就是这么多年最终找到了一个“活着”的方式。就像你还能呼吸,那么你在这一呼一吸中,找到了“活着”这个概念下真正美的东西、快乐的东西和自在的东西。

 

  杨志超:就是那个道理,现实生活中,人们被生活左右的太厉害了,做起艺术也如此。这个现状大伙看的都很明白。就像吴鸿说的,完全把这个当成目的。而且这种形式都是瞬间形成的,当然瞬间不代表这个作品没有意义,但是它缺乏依附于他自己生活的根基,这就有了问题。

 

  吴鸿:对,在“商业化”和“经典化”的过程中,“当代艺术”已经变成了一种新的传统,它已经越来越没有活力了。

  杨志超:这种情况下,它一旦形成规模、形成规律、就代表着有些东西的停滞或缺乏那种冲撞性。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点就是说,不管艺术的规律怎么变化,围绕你自己的生命本身、围绕你的生活轨迹、围绕你自己最深刻的体验,就像宗教,在天和地之间、在生与死之间、这些基本素材才是永恒的。因为每个人体会都不会相同,对于生对于死、对于活着、对于快乐、每一个人都会不一样。把这个因素和自己结合起来呢,那么作品才有了根。有了根以后其实无所谓观念不观念、也无所谓意境不意境。当你这么做的时候,这个作品本身就具有了说服力。这和我们见到的有些瞬间形成的、浮华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功利性。功利性每个人都会有。但正常的功利性完全是存在于你自己的生命本身这个状态之外的,在这个基础下,功利性是可控的、是正常的。但现在把这个功利性无限放大了,作品再怎么隐藏和掩盖都没有办法。我有时看一些功成名就的艺术家的作品,就有这个问题,你不论请多少批评家、多少收藏家、多少策划人反复写文章,甚至动用考古学的方法,很严格地按学术理论分析,我仍然觉得很苍白。但它却产生了一个悖论,什么呢?不停地这么搞下去,那么这个假的东西就变成真的东西了。因为它被记载了,它就变成一段历史了。久而久之,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死了,下一代、再下一代人出来的时候,拿的就是这个东西。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所以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吴鸿:老杨说的这个问题挺重要,现在整个艺术界已经不再看重“艺术”本身的价值,它不再从作品或艺术家出发,这个主体性的东西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呢?是需要不断地去“阐释”。现在,艺术的价值似乎仅仅存在于这种通过语言反复去阐述的“过程”中了。

  杨志超:所以,艺术有时候也是有一定欺骗性的。欺骗性有时候连自己的眼睛也会蒙蔽,我觉得做艺术真有点像修炼宗教,需要不停地反省、反思,才能进步。

  易鹤达:艺术其实就是宗教。艺术就是一“界”,所有的艺术家是在这一“界”里的生存状态。大家在这一界里呈现出来的对另外一界的一种认识,我觉得才好玩,有一种交叉的东西,就不会单一了。

  吴鸿:所以,在我们的这个小单元里体现出来的就是如何“让生命的过程具有形式感”……

 


【编辑:张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