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作品在线赏析
策 展 人:高名潞
展览时间:2010年6月14日~2010年7月14日
开幕酒会:2010年6月14日 15:00PM
展览地点:上海市枣阳路935号(近光复西路) 上海奥赛画廊
展览看点:读何工的作品会感到沉重而异样,沉重里充满沉思,异样中显示异质。他对于周遭的社会现实和主流意识,始终保持着不认同、不妥协的态度。即使是吃吃喝喝的题材,在他的绘画中,也是一种历史记录:政治的历史和历史的政治以及政治历史在日常生活中的隐性表现。
相关文章:
“天堂放逐”有感何工的油画近作
当我看到何工的“天堂放逐”油画近作时,眼前一亮。画中透出一股久违的力量和真诚。一种悲怆,民族和国家的悲怆。悲怆来自理性的反省、命运的哀悼和社会的批判。之所以有悲剧感,是因为何工不能把自己从这个民族和国家分开。唯有把自己放到民族命运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与国家民族不可分割的喜怒哀乐、民众的悲欢离合、国土的流离奇观。何工的画是有关宏大题材的。它涉及到宗教、全球化、物质和精神的矛盾以及文化的冲突。这宏大题材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这并不等于我们不需要宏大题材。我从画中看到何工的责任感和孤独感。
漂流的乌托邦——关于何工
“九首歌”:何工艺术中的九个关键词
历史今在何处?——何工作品丛论
展览观察:
杨卫:展览无模式
今天“展览模式”的问题,我们却不能拿“广州双年展”与“上海双年展”作为类比来参照。因为1992年“广州双年展” 游戈于资本之间,2000年“上海双年展” 斡旋在体制之内,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语境,只有还原到那个语境,它们对展览机会的争取才有意义。而今天则不同,今天是画廊遍布,美术馆、博物馆林立,当代艺术已不乏展览的机会。在这样一个千树万树黎花开的多元形态下,再想通过与体制或资本的合作把当代艺术整合起来,建构某种模式,只会事得其反,让当代艺术被资本或体制所“和谐”掉。
陈晓峰:展览已死的年代
【99半月谈•第3期】中国当代艺术策展机制及展览模式的变化
不知如何降下?“蔡国强:农民达芬奇”观展札记
往期回顾
精心策划:足不出户带您畅游国内外艺术展览(组图)
5月第三周 5月第四周6月第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