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徐悲鸿中学特色办学成就学生“艺术人生” 2010-07-02 11:59:43 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
徐悲鸿中学的学生入校时往往文化课基础薄弱,不少人存在厌学心理。但是经过学校3年“创意、创新、创建、创造”的培养、打造,学生绘画才能不断提升,学习的兴趣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在不久前举行的北京市美术类专业统考中,北京徐悲鸿中学2010届学生100%拿到了美术统考本科合格证,取得该证书,就有资格报考高等艺术院校的本科专业志愿;而在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校考中,多名同学取得了北京电影学院、清华美院等知名艺术院校的“入门券”。这些成绩,为他们的母校再一次提振了士气。

徐悲鸿中学的学生入校时往往文化课基础薄弱,不少人存在厌学心理。但是经过学校3年“创意、创新、创建、创造”的培养、打造,学生内心深处藏着的艺术种子生根发芽,绘画才能不断提升,学习的兴趣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校创办13年以来培养了近2000名毕业生,其中40%进入国家重点艺术院校深造,很多学生在美、加、日等国从事文化交流工作。

特色课程让学生从文化不足到专业取胜

【高二学生冯晨对那一次绘画课与文化课相结合的创新学习记忆深刻:“我们把难懂的文言文绘制成漫画,轻而易举就记住了,还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像绘画课与文化课相结合的特色课程,在徐悲鸿中学还有不少。徐悲鸿中学将课程分为文化课与专业课两大类,文化课是人文学科(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加数学,用以打牢学生的文化基础;专业课设置与高等艺术院校基础课相衔接(主课设素描、色彩、速写3科)。同时,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在用心研究了文化市场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后,学校开设了一系列特色的校本课程,如装帧设计、多媒体艺术、工艺制作、编织艺术、服装设计、景观设计等。

于是,北京徐悲鸿中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悲鸿式课程菜单”——以“厚基础、宽口径”为目标,坚持文化课、专业课和专业培训“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个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共同文化课学习的基础上,在感悟美、塑造美的过程中,实现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均衡发展。

为弥补学生文化课基础的不足,学校还设立了美术特长“提高班”。虽然以提升美术才艺为目标,但“提高班”的入选前提条件是文化课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这就激励了许多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提升文化素养。在这样的课程体系引领下,许多学生在不断弥补文化课的不足的同时,也很好地发掘了专业特长。

强调“师法自然”的“田野写生”课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程形式之一。学校将传统的“下乡写生活动”,固定为高一、高二年级学生每学年用一周、总计90课时的“田野写生”课,到自然实景中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

每年,在专业老师带领下,该校学生都能取得一系列奖项,并从中获得自信。办学13年里,徐悲鸿中学学生高考专业合格率100%,文化课高考上线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突破单一技巧训练拓展创意思维

【对于学校的特色教育,学生赵丹妍的体会是,“经过了这些设计、鉴赏课的创新学习,自己日常生活中多出很多小幻想和新创意,在画画时就多了很多灵感”。】

初中、高中都在徐悲鸿中学完成基础教育学业的王添媛,大学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她对这些年来母校以及艺术教育的变化深有感触:“这些年,艺术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奔着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努力的美术考生也逐年增加。”

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眼下的艺术教育内涵日渐单一,功利化倾向越来越突出。在“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教什么”思想指导下,有的艺术专业课蜕变成单一技能训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专业拓展。所以,王添媛坚定地认为:“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专业技能重要,创意思维更重要。”

为了纠正艺术教育中“技能至上”的偏向,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2007年,徐悲鸿中学抓住北京市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计划的契机,在专业课中增加了“艺术设计原理”、“美术史与作品鉴赏”两门必修课。“缺少了审美情趣‘垫底’,学生画出的静物都显得机械。所以我们很看重从多方面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最近学校马上又要开出音乐欣赏课。”周小林校长说。

“当年我们上学的时候,哪有这么多课程能学!现在学校开设的课程越来越多,学生们学到了很多我上大学才见到的内容,难怪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比我们那会儿强。”王添媛感叹道。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