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鉴、赏,赏是最高境界,却也是做的最不到位的地方。”
收藏界里有“片儿白”称号的白明向同道们诉苦。他的同道是18名来自海内外的私人博物馆馆长,其中有专门从新西兰越洋飞来、收藏劳斯莱斯古董车的藏家周勇,成都的民俗收藏大家赵树同教授,被称为收藏界诤友的,《谁在收藏中国》、《谁在拍卖中国》的作者吴树先生。
2010年6月26日这一天,由中国经营报、中国经营网主办,兰茶艺坊、太和文华协办,新浪收藏频道独家网络支持的“首届中国私人博物馆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讨论非常激烈,馆长们都有相见恨晚的感慨,会议从下午两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才最终散去。
改革开放30年,一批中国人有了深厚的财富积累,开始深入文化收藏领域。他们往往以个人兴趣出发,耗费数十年的时间将自己的资金变为珍爱的藏品。这其中有责任心的藏家还把藏品拿出来,做成博物馆供公众参观,为社会服务。一些博物馆在当地已经成为文化符号和城市名片。
但由于现实的困境,这些私人博物馆的日子普遍不好过,藏品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也被严重低估了。
论坛上,私人博物馆馆长们都有一个共识:“藏品是社会的,是文化的,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由喜欢到责任
收藏做到私人博物馆这个级别,就天然的拥有了很多文化、社会的责任。
五岳散人是著名的媒体评论家,但很少人知道,他自小习武,收藏了很多古代兵器,包括戚继光抗倭时代研发的“戚家刀”。不论是在国内游历还是到国外,五岳散人都喜欢参观当地的博物馆。看得越多,让他越感叹:“在英国、法国等国家,逛博物馆是一种生活方式,孩子们从小就跟着父母一起在博物馆里参观、学习,享受着文物、展品带给他们的欢愉。”
在国外的博物馆里,五岳散人经常听到参观者问讲解员的问题是:“这是哪个文明时代的物品呢?”但是在国内的博物馆里,参观者却常常讨论,这物件值多少钱!
“实际上,收藏往往是苦行僧,文化这东西本来就是寂寞的。现在社会注重奢侈的生活导向对我没有诱惑力。”古陶文明博物馆馆长路东之深有同感。
很多私人藏家收藏的最初动因都是喜欢,然后就是一种不忍“好东西流失”,抢救文化的责任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赵树同是刘文彩庄园内著名雕塑“收租院”的主创,因为工作的关系,上世纪60年代就接触到大量的民俗文物,比如皮影、雕花床、庙牌等,因为担心这些被汹涌的政治运动毁掉,他一有机会就收购、收集,积累到现在已经有皮影近20万件,雕花床数百个,还专门捐出几万件给中国美术学院做了一个皮影博物馆。现在这些珍贵的皮影成了价值无法估量的教材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