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难产
动漫人才总体质量不高,显然也抑制了高质量动漫作品的出现。
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星光电视节目制作基地管委会主任董震认为,对于长久以来饱受诟病的中国动漫缺乏创意的问题,教育的责任不可推卸。
“据了解,一些高校的动漫专业在招收学生时,考生参加的是艺术类招生考试。而艺术类考试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比较低。你故意给他设了一个低门槛,他的腿就迈不高。”董震说。
创意与人才质量是紧密相关的。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的倾向,往往会扼制青少年创新思维。肖永亮认为,标准答案式的应试教育原本就不要求人有创新。然而艺术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既要有大师,还要个性化发展。
近年来,除“喜羊羊”外,国内动漫企业打造的新形象乏善可陈。“大师似乎正处于断代的时期,至少目前动漫领域还没出现大师级的作品。而动漫教育却只顾大规模的招生,不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这样培养出的学生如何能有创意呢?”肖永亮说。
此外,肖永亮认为,目前人们对动漫产业还存在一些误解,也限制了动漫的创意。“比如,有些人就认为动漫主要就是面对孩子,但是即便如此,这些把动漫限制在这个领域的人还不肯改变自己的思维惯式,很多动漫作品就像一群老头子在操控着小孩子的游戏。”
一个例子是,曾经在电视台播放的一个以蔬菜为主题的动画片,其原本的初衷是向孩子们介绍蔬菜,而某业内人士评价该动画片说:“虽然蔬菜人物的形象很好看,但是故事的科学意境没有了,里面的蔬菜人物不是打架就是勾心斗角,就像《红楼梦》+《三国演义》。
”
受困创意缺乏,中国向动漫强国迈进仍需时间,而以目前中国动漫的发展现状看,要消化眼下的人才存量恐怕需要更漫长的时间。“我国动漫人才的培养究竟是不是在机制上受到了束缚和挑战,值得认真思考。”董震说。
专家支招
人才难继 本土动画如何突围
“动漫人才贵专不贵全”。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肖永亮博士看来,“万金油”式的人并不适合动漫产业,中国动漫人才的培养急需转变思路。
资料显示,肖永亮1999年回国任教,也在同一年,他凭借一部片长7分钟的电脑动画短片《班尼》夺得奥斯卡动画类金奖。他还曾参与《泰坦尼克号》、《星舰迷航记》、《冰河世纪》等好莱坞大片的电脑特技制作。
记者:如何看待中国的动漫教育?
肖永亮:因为国家扶持动漫产业,大家就一窝蜂地都来办动漫学院、开设动漫专业,这是不理智的。
目前,我国的动漫市场还没有形成。首先,电视台不能称之为市场,动漫企业寄希望动画作品通过电视台赚钱不现实。其次,电影市场规模有限,院线还要占大额票房分成。第三,版权保护不力也限制了通过衍生品盈利的模式。
动漫制作很难盈利的现状既打击了企业的积极性,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也使动漫企业在招聘人员时极为谨慎,更看重上手快、能干活等因素,这导致动漫教育的就业问题变得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