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或大或小的各式展览中,几乎都有策展人的身影。对许多人来说,策展人有着几分神秘的色彩,他们有着怎样的背景?他们与展品价值的涨跌有关系吗?这些人又是如何成为策展人的呢?
近日,美国资深美术馆专业人员玛丽安、中国资深策展人皮力以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策展人唐克杨坐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共同对“策展人”的概念进行了深度解读。
概念
用专业知识沟通
艺术家与公众
“策展人”一词源于英文“curator”,全称“展览策划人”,是指在艺术展览活动中担任构思、组织、管理的专业人员。在西方语境中,“curator”通常指在博物馆、美术馆等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专职负责藏品研究、保管和陈列,或策划组织艺术展览的专业人员,也就是常设策展人。
国际著名策展人侯瀚如曾说:“策展人是有门槛的,策展人也将是艺术最后标准和底线的坚守者,绝非谁都可以成为策展人,他们必须首先是研究者和批评家。”
在中国资深策展人、当代画廊主持人皮力看来,策展人的工作与他所要策划展览的场所有密切关系,“在美术馆、艺术中心、教育机构等公共空间,要面向的公众不同,就要思考展览应该分别具备什么样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策展人是一座桥梁,需要用专业知识去沟通艺术家和公众的关系。也就是说,展览发生在不同的地方,展览的功能就要发生变化。”
问题
国内策展人
缺少批判性视野
玛丽安本人也是一位艺术家,她坦言:“有时策展人和艺术家面临同样的困境,也会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得到承认,得到名誉,但这是少数策展人面对的问题。”
在玛丽安看来,策展人和艺术家一样,都在思考如何把一个很抽象的观念呈现到一个很具体的作品中,“策展人、艺术家和作品应该完美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会呈现出动人的艺术品。与此同时,策展人和艺术家还要有批判性的眼光,最好能够相互提出质疑。”
“策展人和艺术家共同构成了正在流动的艺术市场的一部分。”皮力表示,“策展人和艺术家是一种共同战斗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中国还没有形成,这可能和我们的博物馆少、基金会少有关系。现在许多策展人已经变成给画廊做商业性展览的策划人了。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缺乏独立策划人,或者说缺乏能够提出一些批判性视野的策展人。”
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策展人唐克杨则提出了展览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策展人总会想哪件作品应该是观众关注的焦点,一旦有了这个概念,作品一定会放在展厅最中心位置。到底是我们在看作品,还是作品在看我们?这个问题的前提在于,中国美术展览模式的起点是西方式的,虽然我们的艺术是中国式的。”
误解
策展人
不是展览经纪人
策展人是否等同于经纪人呢?
“其实策展人的职业道德不允许他变成经纪人,但现在,商业味道渐浓之后,许多人把基本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准则破坏了。”皮力说认为策展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分子,是独立于商业之外的人。
“在过去5年中,中国当代艺术的情况很特殊,我们经历了一个市场迅速膨胀的过程,大量热钱流到艺术品中,不断改写艺术家的精神状态,也在改写艺术家的语言。这个阶段很像上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和90年代末的英国。”皮力觉得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带头做出反思,这是策展人的责任,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皮力的这一观点得到了玛丽安的赞同,她补充说:“这不光是策展人的责任,也是观众的责任。”
培养
社会评价是
最自然考核标准
“中央美院有一个展览策划专业,我们当然需要他们具备最基本的去美术馆工作的能力,然后一步步从助理策划人变成策划人、再变成主策划人,这是一种思路。另一种就是毕业了就要去工作,这需要有批判性的眼光,这种人也是我们要培养的。”至于是否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评,皮力表示,“其实不光是国内,国外也没有专门的资格证书,社会的评价是最自然的考核标准,当你把许多错误的评价传递给观众,你自然就会下岗,当然,这种考核需要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显现。”
玛丽安介绍了国外策展人的职业发展过程,“不乏从艺术家转变成策展人的情况,绝大多数策展人都是学习艺术史的,他们学过哲学、文学,有着完整的知识体系,经过学院化训练,然后从美术馆的小助理做起,慢慢升到策展人这个位置。策展人其实是博物馆里的一个职称,他们多半是研究人员,这需要很多年的累积,等到资历够了才能开始做策展人。在国外没人会告诉大家自己是策展人,他只说自己组织了这个展览。因为在国外,策展人是一个被嘲笑、被批评的对象,批评家会说‘你策划得太烂了。’”
【相关新闻】
【编辑:徐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