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与心灵意象的时代印记——廖真武油画作品的视觉语境 2010-08-14 13:49:55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廖真武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并在北京发展已有三年。他尊重心灵的渴求,内心深处始终装着对生活与人生的视觉关怀……

对发展着的社会现实的图象关注与文化提升,是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由此实现话语言说及学术建构的正确途径——廖真武

廖真武去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并在北京发展已有三年。他尊重心灵的渴求,内心深处始终装着对生活与人生的视觉关怀。去北京前他的水彩画创作已小有成就,并在乐山举办过个展,且好评有嘉。他艺术的感悟能力透射出一种心灵的智慧,在水彩作品创作中闪动着一股灵动的笔意和内在的诗性。北京之旅的油画转型,使他能够在一个更重要的发展平台上构建自己的艺术田园和选择自己的艺术方向。而事实证明,廖真武的选择已由他近期作品的时代印记和个性特征的追求上显现了出来,同时使他的艺术创作语境呈现出一种具有学术含量的精神气象。这就是他以“时代标签” 而命名的系列油画作品所弥漫和传导出来的艺术气息。

廖真武的这批作品是他油画当代性践行和实践的视觉思考,是他油彩笔迹的心灵外化,是他油画之于现实和人生的视觉再造。作为一种对中国发展中的社会现象的关怀与解读,廖真武以“时代标签”来命名他此时此地的思考和言说。这种命名的“时尚性”和“标记性”的个性化诉求,体现了画家关注的切点与现实语境的内在联系。他的作品关注的视觉来源具有一种现实关怀的特性,但是这种关怀又不是照相式的浅表的具象解读和直白描写,他从表达语言的探索选择和形式建构的视觉张力打造上,一开始就试图超越外在视觉形象的所谓真实性对心灵表达的羁绊,这个选择使他的创作脱离了各种形象的细节所累,进而为他意象的内心真实的心灵表达扫除了障碍,从而获得了艺术表达的个性解放。但要郑重加以声明的是,具象的超越和个性解放并不是创作中对构图及语言和思想把握的毫无节制的创作放任的理由,不是一个让创作乱来的托词,而是艺术多元发展和选择的价值取向的艺术观的确立与追求,这个选择为廖真武的画种转型和语言转型明确了方向,也为他作品的价值取向奠定了较高的品位和学术基础。

廖真武的“时代标签”系列分为两个表现主题,一个是来自于从农村到城市发展的农民工摩托车队,一个是时尚于都市的模特群体。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大发展,都市大建设,民工大流动,在众多的城乡结合部,进城做生意谋发展的农民工摩托车队比比皆是,形成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中国社会一个异常凸显的现实生活图景,他们以摩托代步,从农村而来,把希望投放在都市,把视野和汗水投向都市这个花花世界,因为这个世界给他们带来了生存和致富的新机遇。虽然他们干的大多是最脏最累的活,但他们似乎无怨无悔。廖真武另一个题材把视点投向都市模特群体,这个时尚的职业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日渐流行起来的,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强大而倍受关注,她们以自身美丽的肢体和风格各异的时装不断地引领和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模特业的发展也透视着我们的发展之路和消费时尚的巨变。这两个方向的题材切入,显示了廖真武敏锐的思考,他在用他认可的方式解读着他身边的人和事。当然,他的解读是时尚的、个体的、充满智慧性思考和精神指向的。无论是《时代标签之十六》的略带叙事性的摩托车队的宏大场面的视视打造,还是《时代标签之十九》、二十、二十二等作品的意象亲和,观念表达,画家都在表明一种思想观念和创作态度。也就是一种模糊的朦胧意识和图象再造的画面意识的分寸把握,他的出发点是让我们对现实具体图象的消解而获得对时代标识的个性解读,这个解读的空间因为来自于心灵而让我们开启了想象的翅膀,获得了对作品空间思维的再创造主动性。

廖真武的作品创作,其画面表达几乎是灰色朦胧的色调,时时贯彻着水墨的意象,流淌着水墨的韵致。他的《时代标签之七》,之十、之十一等作品,丰富的水墨式的人物表达和单纯的冷灰色背景让人在理性的画面中感悟到一种矛盾的纠缠。而对画面构成的精心解构与重组的智性表达,让我们似乎在渐冷的天空找回了发生在身边却似乎变得有些久远而模糊的记忆。

  2008年2月29日

 


【编辑:singer】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