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立
刨“自留地“,还是种“公家粮”? 当艺术家,还是做行政官员? 自1980年凭油画《父亲》一举成名后,从32岁到62岁,罗中立始终困在双重身份的尴尬之中。轻松的世俗成就,过好的运气,是否会给艺术带来伤害?一朝画农民,是否永生画农民?上月,罗中立举办了15年以来的第一个大型个展“语言的轨迹”。这位当代艺术家交出的作业,正是自我挣扎、自我超越的鲜活标本。
央视主持人王小丫曾问自己的父亲,爷爷长什么样。父亲告诉她,去看看一幅叫做《父亲》的油画,爷爷和画面里的人一样。
2008年春节,在朗诵一篇有关父亲的征文时,这位川籍主持人再次提到罗中立的《父亲》。油画里,那位大巴山老农——沉默、行动多过语言,皱纹里镌刻着沧桑,沧桑里又蕴含着柔情,手可能粗糙,却非常温暖——成为国人心中农民父亲的现实主义写照。
1980年,罗中立凭借特大号肖像—《父亲》,一夜成名。策展人黄专把罗中立称为1980年代到1990年代唯一一位以单幅作品成功的艺术家。
30年来,出入公众视野的罗中立更多是行政官员身份:12年前,50岁的罗中立出任四川美术学院( 以下简称川美) 院长;一年前,过了法定退休年龄的罗中立被任命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
继《父亲》之后,作为艺术家的罗中立在圈外寂静无声。直到1个月前,一场名为“语言的轨迹”的罗中立大型个展在川美内的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举办。这是15年来,罗中立作品第一次大规模亮相,也是62岁的他亲自介入并主导的第一个大型个展。这个展览还有望延续到中国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