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父亲》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担任了此次“罗中立:语言的轨迹”的策展人。早在五六年前,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的冯远就向罗中立发出了邀请,筹划黄金档期,在中国美术馆为他办大型个展。范迪安接任后,每年也都会拨通罗中立的电话,邀请他在最好的时间段办个展。而冯远和范迪安得到是相似的答复,罗中立还没准备好。
实际上,1995年,罗中立在中国美术馆曾举办过个人展览。在艺术评论家俞可看来,那是罗中立的经纪人主导的,罗中立亲自介入的成分较少。那场展览展示了罗中立在《父亲》以后的创作风貌,但人们对于这个展览的记忆却远远无法超越《父亲》。
四年前,罗中立开始尝试雕塑作品,却一直没有参加过任何展览,甚至限制参观者拍照。创作过程中,工作人员想推荐一家媒体给罗中立做专访,他没同意;展览开幕后,同一家媒体的同一人再次提出要做专访,罗中立才应允了。罗中立表示,他希望先把事情做好之后再说,因为怕最后的结果和自己说的不一样。
此次,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个展,包括近百件油画作品、雕塑和手稿。在现场,记者看到了雕塑作品《夜》——一名年轻女子穿着时髦的衣服,梳着流行的发型,手里还拿着总是在罗中立作品中出现的油灯。展览中,所有的绘画和雕塑作品,都有着艳丽的色彩,繁琐的线条,夸张的造型,与《父亲》的古铜色调与写实手法完全不同。
罗中立曾把自己和陈丹青做对比,他认为陈丹青的创作是题材在变而风格不变,而自己则是同一个故事用不同的角度和语言来表达。从进入川美附中开始,罗中立便和大巴山农民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至今,罗中立还会到大巴山探访,但大巴山人已逐步走出了穷苦。如何把农民的故事讲得更有个性,更有特点,更有感染力,是罗中立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现场,记者看到同样是农民主题的作品,《播种》、《小憩》、《避雨》、《过河》等雕塑作品。但这些作品习惯性出现一男一女两个主人公。他们有着粗壮的四肢、真挚的表情、艳丽的颜色。男女主人公或相互依偎,或并肩劳作,或背着,或是抱着,关系自然而亲昵。
在艺术评论家高明潞看来,罗中立关注的题材本身也有着非常微妙的变化。他的作品中一般出现两个人,描绘一对夫妻或者情侣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司空见惯的一些情节;在形式上,他的变化确实非常大,尤其是线条和色彩,表现力强。通过线条和色彩的变化,一下子就抓住人们的眼睛,带动起一种情绪。“罗中立作品中带有原始性,并试图表现乡土人情味儿中内在的、人的本质,爱和欲望,或者那种十分朴实的、冲动的东西。”高明潞说。
“其实《父亲》中有他夸张的东西,比如构图和那个父亲的形象,而罗中立现在的作品中也有着吸引人眼球,寻找自己独特表达形式的愿望,他作品中的内在逻辑关系是非常清楚的,”高明潞说:“我倒是希望他能够走得更远、更极端一点。”
早年留学比利时的经历给罗中立带来了很大触动。他常问自己,当一个艺术家在世界平台上展出的时候,怎么样让别人看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看到本土文化的特点? 罗中立在中国传统和民间文化里找到了部分可以借鉴的元素。他希望能够抛开《父亲》的影响,在艺术上不断探索,便给这个展览命名为“语言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