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好运”的人
每次,罗中立都很有“运气”。“文革”期间,他在四川达州钢铁厂当钳工。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罗中立报考川美,一心想学国画,那年国画却不招生。进入川美,因为古典文学不及格,他没考上国画研究生,只好继续画油画。毕业前,他用照相写实的手法创作的《父亲》,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
罗中立成为“文革”后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有机会到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学习。他没有做过其他的事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来自台湾的知名艺术经纪人林明哲却主动找来,一次收藏他200件作品。虽然一幅作品只有几百几千元,在当时已经算是天价了。
罗中立从未想过“当官”,却异常顺利地当上了川美的院长。他时刻想“撤退”,从院长的位子上“逃走”,反而当了美协官员,进而成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院长。
很多年前,当老院长叶毓山表达要让他接任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还义正词严地劝叶毓山也不要当院长。理由是,历史是记不住院长的工作,只会记住作品。叶毓山退休后,罗中立被投票选举为院长,淹没在分房、员工福利、评职称等大大小小的会议中。刚当院长时是最痛苦的时候,罗中立眼睁睁看着所有的展览,所有的计划戛然而止了,都变成草图、半成品放在原处。
“我觉得搞专业的都是这样,可以少进画室少画一点,但是状态绝对不可以丢,所以我平时开会、走路、出行,我都是手上在画,坐在主席台上手上没画,我心头都在画。有时候会走神,因为这个状态很重要,就像唱歌的要吊嗓子,搞体育的一定要拉拉腿。”
和他一起出差的同事发现,罗中立最不怕飞机晚点,他随手带着速写本,画他见到的人,画正在争论的同事,画起来便忘记了时间;和他讨论问题时,他在边上开小差,在构图,浑然不知大家在说些什么。
雕塑家、儿子罗丹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称自己的父亲为罗老师。他说:“罗老师身上的两个元素是我一辈子也学不完的。第一点是他对家庭的投入,感情的专注;第二点是他对艺术的纯粹的追求,没有任何多余的想法。”
2004年,川美建成坦克库艺术区,是适合艺术家独立工作和群体展示的空间。2005年初,罗中立开始推出青年艺术家工作室和常驻艺术家工作室计划,川美的学生们以不高的租金便可以拥有自己的工作室。罗中立为坦克库想了一句不太顺口的广告词:“让所有想成名成家的学生,打好背包,带着干粮,到坦克库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