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芽 2010-08-22 12:36:21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佚名 点击:
民众和媒体的关注,让“民营博物馆”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作为民办博物馆,身份有多尴尬?运营有多艰难?该拿什么来养活自己?

  生存之道:怎样接轨?

  从世界博物馆发展情况来看,一些知名的博物馆,都是在民营博物馆和个人给国家捐赠的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之后又不断发展壮大。

  新京报:您谈到,江宁织造府博物馆规划“白天这里是博物馆,晚上闭馆后就是高档会所,《红楼梦》里那么多美味佳肴,可以开发红楼宴”。是在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吗?是否担心舆论质疑为过度“商业化”,为什么?

  徐湖平:我是有心走出一条民营博物馆发展之路。核心思想不变,是弘扬民族的文明。但在具体运作方式上,我更强调运用民间的资金、民间的资源、民间的智慧来发展这个事业。

  说到“商业化”,那先要搞清什么是“文化产业”,可以说无商业,不发展。像红楼宴什么的,只是整个运作内容的一部分,比如根据书中的菜肴来做,比如发扬书中的玉石文化,昆曲文化,等等。当然,在门票方面,肯定还要保持一定的公益性,不能超出民众普遍的心理预期。

  新京报:在国外,民间博物馆一般是藏家捐出藏品,由某个基金会募集资金来开办,博物馆和藏品都与原来的藏家没有所有权关系。但中国的民营博物馆仍然是谁有藏品谁办博物馆,所有权归藏家自己。国外的经验在中国能推行吗?

  徐湖平:这个很难说,因为国与国之间发展程度不一样,民众的意识觉悟也不同。在国外,慈善成为一种氛围,比如比尔·盖茨,他们认为作为富人回报社会天经地义,而中国的富豪阶层在这方面的意识觉醒,尚需一个过程。并且,在中国,搞慈善向来都是救急不救穷,而文化建设需要长远投入。这又需要一个过程。

  新京报:国外民间博物馆的现状如何?

  徐湖平:从世界博物馆发展情况来看,比如一些知名的博物馆,像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它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它们都是在民营博物馆和个人给国家捐赠的基础上才建立起来的,之后又不断地发展壮大。实际上,民间收藏究竟是文物,还是民俗,首先要保存下来,最后随着时代发展会决定其流向。

  国外,它们对博物馆的要求很严的,比如在保管条件、安全措施、规章制度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比如有些名贵的书画作品你要警惕有人来偷,有些书画呀、棉麻丝绸之类的,对保管条件都有要求。

  新京报:政府如何扶持?

  徐湖平:国外的博物馆已经发展200多年了,不好一概而论,比如,我们走的是“前苏联模式”,保管部、研究部是分开的,而欧美的博物馆多是保管者和研究者为一体,既懂得保管,又能深入研究,而这个中国目前很难做到。再比如,国外博物馆展览多把藏品与艺术相结合,懂得“化妆”,花费工夫多,效果当然好,这个我们也多没这种精力。作为政府,就是尽可能提供完善的制度、充足的经费和合适的人才。

  新京报: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例子?

  徐湖平:比如我有一年到澳大利亚去,有开发商在堪培拉市中心建造一个大楼,当时这个楼楼层超高,当地政府就要求开发商拿出5000平方米,作为一个丝绸博物馆的场地,使用权是99年,每年的房租只有一元钱。假如北京市政府也能如此来扶持像马未都这样的民营博物馆发展,民营博物馆想不火都难。 

 

 


【编辑:丝丝】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