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美术馆主办、中国当代艺术院承办的“建构之维——2010年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登场,由于参展艺术家多为中国当代艺术院院士,因而这次展览被看作是当代艺术院成立以后的第一次集体亮相,也被当做当代艺术院的具体艺术追求和研究成果的完整呈现。都是当代艺术展,其际遇显然与当年那次大展截然不同,至少利用了体制掌控的资源并且不至于被关闭,因为随着这样的展览彻底“合法化”,中国当代艺术的走向再次被权力牵引,尽管这种牵引有时显得非常武断。
展览阐释是这样写的:
改革开放至今,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当代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直至多元格局的形成,已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当代艺术不仅有自身的发展谱系与艺术史价值,而且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思想解放、社会变革、文化现代性建设等诸多领域的表征,因而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当代艺术已走出国门,赢得了国际艺术界的瞩目,而它们的存在也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与开放性,及其所蕴含的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本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当代艺术院承办,将邀请过去三十多年来各个时期与不同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参加。将“建构之维”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其意旨在于一方面能较为全面地梳理、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多元的创作格局与不同的艺术追求;另一方面是突出“建构”的意义,即凸显当代艺术所创造的新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虽然此次展览兼具回顾、梳理之意,但也强调自身所具有的开放性、多元性、前瞻性,力图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除了展出艺术家部分代表性的作品外,届时还有数十件绘画、雕塑与装置新作与观众见面。
本次展览的学术目标将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呈现当代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与中国社会文化现实所发生的联系与互动,注重其在参与当代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特点与意义。第二,突出“建构”所具有的艺术、文化、精神价值,强调“之维”所具有的开放与多元维度。第三,凸显艺术个案的研究价值,并以参展艺术家的个案为坐标,勾勒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发展脉络与多元化的创作格局。第四,在展览的呈现和布置中既追求新颖、独特,又不能让观众感到陌生。事实上,追求高质量的现场效果,不仅希望展览能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国美术馆这个公共空间,让当代艺术走向社会,走向大众,让观众更容易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当代艺术作品。
通过这个展览主张,联系这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及其作品,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强大的体制力量如何无武断地强暴当代艺术。
第一,“建构之维”能不能勾勒中国当代艺术全貌
参展的20位艺术家和50余件作品包括20余件今年的新作,都看不出有什么个人突破,用大众目光看,除了罗中立抛弃了写实方法和充满乡土生活气息的作品存在个人明显反差以外,其他院士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没有语言、形式和思想观念指向的建构,依然是人们熟悉的绿狗、花香、笑脸之类,至于这20位艺术家和50余件作品构成的这次展览能不能体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全貌,值得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