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批评家
吹捧的“黄金时代”造就了无数的文化名人,这本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致。事实上,捧杀却永远比棒杀可怕万倍。
不久前,作家莫言在其作品研讨会上说:“人们在说为什么没有划时代的经典作品出现,我要说,那是因为缺少伟大的批评家。俄罗斯伟大的批评家拨开了俄罗斯文学的迷雾,看到了希望。我们希望中国也有这样的批评家出现,帮我们指明方向,大海航行靠舵手,没有舵手,我们在大海上瞎乱撞怎么行!希望有伟大的批评家的出现,使我们跃上一个大家所认可的新高度。”
作家莫言批
莫言的话透视出了当下中国文化评论的“捧杀”现象,大多数评论家对作家和作品除了赞扬还是赞扬,没有批评,此种做法可能会推举出众多“文学大家”,但作家面对如此铺天盖地的“赞扬”,又如何能够认识并克服创作上的不足,写出伟大的作品呢?
放眼当今,无论文坛,还是娱乐圈,都是吹捧风劲刮。尽管没有出什么伟大的作品和伟大的作家,没有一部电影获奥斯卡奖,但是“大师”“某某大家”的桂冠满天飞,哪怕演员演了一个俗里俗气的小品,也被吹得红了半边天。
当然,在过度“捧杀”的另一边,则是无尽的谩骂,而这也正是评论界走向两个极端的最明显信号,如文坛独特的“余秋雨现象”,便是最突出的代表。余秋雨“革命性”的散文创作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学界对其人其文大肆评说,褒贬不一的批评充斥整个文坛。起初是赞声四起,充分肯定其散文的创新意义,后来便是种种指责和非议,甚至是近乎“谩骂式”的非理性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