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的批评家
真正的批评家是引领时代的思想者,而中国批评家却集体失语。今天,在中国缺少令艺术家佩服的批评家。
多元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资源的不断涌入,导致了批评实践领域出现了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当代文学批评逐渐失去了以往那种对文学现象有影响的评价,失去了与当下文艺思潮、文学创作互相影响的力量。而这也并不仅局限于文学评论,艺术、影视,甚至摄影界的批评家们都已经名存实亡。
如在艺术界,就有许多人感觉到当代艺术批评进入了一个螺旋式向下后退的境地。策展人皮力表示:“市场开始繁荣后,我发现艺术评论要比艺术作品来得晚很多,而且即使是评论家觉得不好的作品,在市场上也可以高价卖出。很显然,批评家在今天没有什么权威性,根本不能证明他们的能力。”
对此,批评家黄专认为,是艺术市场的火热伤害了艺术评论的健全和完整。相对来说,正直、诚实的艺术评论在上世纪80年代比较普遍。“在上世纪80年代,主要的评论家像栗宪庭和高名潞,使用了一种精神而不是权威。”黄专认为,市场改变了评论家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可是,有一件事是确定的:艺术批评在中国非常有“价值”。“画廊有钱,他们请评论家给展览画册写文章,2000字的文章1000美元,然后画廊付钱在杂志上刊登几页,有时候出现在画册里的文章会刊登在杂志上。”皮力曾说。
意大利批评家奥里瓦曾说过,批评家应是艺术家阵营里的敌人。不过,奥里瓦的意思并不是说批评家要与艺术家成为真正的仇敌,而是说批评家应保持批评的独立性。就中国的当代美术批评而言,独立性几乎完全丧失。其中的原因很多,金钱则是批评家失语的主要原因。而且,无论是图书、艺术,还是影视,将金钱掺入其中的批评家已经失去了对作品质量好坏的最基本裁判,如在文学艺术和图书出版日渐繁荣的今天,面对越来越多的作家、作品研讨会,漫天飞舞的是朋友式批评、赞歌式批评、圈子批评、棍子批评、炒作批评、红包批评等“伪批评”。有专家认为,这正是商业文化的支配,已经不完全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这种领域内部的事情。如今,文学生产的机制在发生变化,出版社要追求效益,作家要卖出更多的书,于是出现了背后都有“无形的手”在操作。
另外,有专家认为,艺术圈的江湖化,也是一些批评家失语的原因之一。人情和利益的关系使得他们局限于一个个小圈子,为了一己私利说假话、说瞎话、溜须拍马等。不过已有人看穿了他们的面目,所以这些理论家们才会逐渐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阵地和统治地位,被逐渐地漠视和边缘化,导致他们最终失语。
一个时代,如果听不到真实的批评,耳濡目染的是被吹捧、被阿谀、被奉迎的巧言令色,这种环境之下能培育出真正的作家、艺术家吗?我们不禁要问:10年乃至数十年以后,还有几个人值得尊敬,还有几部作品值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