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席卷课堂
2003年,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的邱志杰就将学生组织起来创办了总体艺术工作室,他把社会学的、考古学的、媒体研究的,甚至舞蹈的授课方式引入教学中,用他的话说,是“试图在正统美术教育与当代艺术之间构造一股活泼的力量”。
当邱志杰混在人群中时,几乎没人看出他的别致之处。但当他启动大脑,想出别人想不出的教学点子时,学生们立刻被这个老师吸引了。
在邱志杰为新生上的第一课上,学生们被要求用身体的一个部位写出自己的名字,不得重复,然后所有人跟着他做。第一个学生用手指在空中写,第二天用脚在地上跳,第三个甩脖子,第四个用手肘划……第n个也许只好伸舌头?邱志杰以此来比喻艺术创新的难度,而在入学第一课上就强调创新,皆因创新是邱志杰以及他所在的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的关键词。
自我介绍只是一个开始,2006年,邱志杰组织学生们在上海的造纸机械厂老厂房里开始了多媒体表演。随后,他们在“中国时代2006”文化节、南京三年展等活动上都做过类似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允许学生们自由发挥,而作为老师,邱志杰对学生也表现出相当的宽容,在广东美术馆的展览上,有一个女学生甚至是带着狗来的。
邱志杰课堂上的另一个基础训练“过河计划”颇有心理治疗的意味,“我在做这个计划的同时也看了很多心理治疗的书”。这个计划要求每个学生描绘出自己过河的场面,包括河流两岸的风景和过河的方式。“河的这岸是学生对目前生活的认识,而彼岸是他们对未来的期待,过河的方式表现了他们的性格。“有人的河流风平浪静,他对达成目标的困难估计得非常少,而画出波涛大作的人显然是意志力比较强的。”邱志杰指着一张骑凤凰飞过河的画说:“这个学生依赖性比较强,期望通过贵人的帮助达成目标。”
在邱志杰的课堂上,充满了此类你必须既能发散思维又能逆向思维才能搞定的课题,他和同事张培力等人认为艺术院校中的基础部教学是考前班的升级版而已,而且会导致学生对当代艺术的误解和排斥。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基础教育,因此有人批评他的教学脱离了艺术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