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空间”,一种生长的概念
程昕东国际当代空间
从92年到97年,经过五年的思考,程昕东提出一种被他称为“第三空间”的理念和构思。他把广泛的,可以在中国各地落户的艺术机构和空间称为“第一空间”;除中国以外,包含西方在内的国际性空间称为“第二空间”;“第三空间”则是一种虚拟的、流动的空间,它以程昕东的工作和思考为核心,在全世界流动,将中国当代艺术传播出去,将国外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潮引进来。“第三空间”是一种互动性的模式,虽然在对接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艺术会产生一些冲突,但这种冲突也让第三空间产生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1997年,程昕东回到中国,以独立身份,在中央美院美术馆策划了第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展,他的策展历程,也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同年,他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里建立了一个工作室,请艺术家来工作一到三个月,再做一个开放的工作室展览,介绍艺术家在这一期间的创作。这个工作室就是程昕东国际当代艺术空间的前身。此时北京还没有什么专业化的实体画廊,画廊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可依靠的系统,做这样高端的行业,可以说是很奢侈的行为。但程昕东觉得这时候开设空间还是很有必要的,他需要更多能推介艺术的平台。
虽然程昕东说,实体空间带来了很多实体的问题,但我们看到的是,程昕东空间以很快的速度发散开来。在2004-2007四年间,程昕东开设了四个空间,后来整合成三个,第一、二空间在处于中国当代艺术第一线的798艺术工厂,第三空间在北京酒厂艺术区。前两个空间是固定的艺术展览与交易平台,在酒厂的第三空间,则承担着流动展览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