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少机构正是看中了非营利的名称,希望得到有关政策的扶持,于是冠以美术馆之名,以此旗号招摇,最终造成了中国的美术馆的混乱。
在中国,由于艺术基金会制度的缺失或者说滞后,民营美术馆的实际操作存在很多困难。不过,随着一些民营美术馆的不断兴起,它们通过自身的摸索对目前的美术馆机制进行不同程度的补充,具有着一定的积极性。
如何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张子康的做法是,通过出版、与大品牌大公司合作等方式,良性运作,以致展览不断,不乏精品。再比如,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也是一个国家级的美术馆,每年有一些政府拨款,但仅仅这些固定的费用,要真正运作好的展览,往往也是不够的。大家还要想些其他的办法,拉些赞助,包括申请一些基金等。
总之,当代美术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建立一种好的运作模式。
我认为,作为一个美术馆,第一,首先应该对美术史有一些研究、整理和展示;第二,应该比较关注当代,能够给当代艺术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和空间;第三,应该是一个真正的公共艺术教育和推广的场所。展览活动,怎么跟大众发生互动和联系,这非常重要。现在各省都有美术馆,但是很多美术馆根本没有形成真正的公共艺术机构。它们的活动跟老百姓没有关系,老百姓也不去看,都是自己圈子的人互相捧场,有点儿自娱自乐性质;第四,美术馆还要兼具挖掘和推出新人的责任,既要展示那些所谓古典的、经典的或者是在美术史上被认可的作品,也要给年轻的、有潜力的艺术家提供展示的空间。
大概这四个方面,是构成美术馆基本规范的一个方式。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