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美国非洲艺术家多媒体艺术展 2010-09-16 08:55:07 来源:艺术经纬 点击:
我尝试过彩色,就是特别难控制,黑白是最好控制的,所以我就用黑白,但是无形中我有一种感觉,觉得这种画,它有生命衰老的感觉,有枯的东西在里面,你要是感受时间长了,它就有枯的感觉,不是那种很青春很阳光的那种靓丽,所以后来我就开始加一种绿色在里面,把它叠加,就会产生视觉的对比。

 

马:对,就是看着,国外穿衣服比脱衣服慢,这是我发现的一个规律,有的女孩子上去刮刮两下子就脱光了,拍完以后,穿衣服很难,很麻烦,最后干脆把衣服拿走在旁边去穿,后来我看那个录像,呵呵。

 

记者:您在作行为时有没有遇到什么事情,或者哪些是您后来看到的?

 

马:其实是开放的,因为我做一个小广告,它就可以自由的跟《芬.马六明》合影。但是大的,像刚开始那种可能就是有一些偶发性的,比方说突然的一个观众,突然一个观众把我抱起来了,然后合影,当时是没有想到的,但是我还是很冷静地把那张照片拍下来了,早期都是我清醒,我分两个部分合影,我清醒的状态,就是我按快门,一种是遥控器和一种线的,就是不同的,然后每次相机是组织方提供给我的,所以每次质量都是不一样,我不是特别强调照片的质量,我只是想听快门的声音,所以一按就是啪啪那种声音。在现场,它有一种啪啪地那种感觉,后来那个做了很多次以后,在不同的国家,我就开始吃安眠药在现场睡着,就是观众自己按那个自拍的快门过来跟我合影,我就全部不管现场,因为我就睡着了,吃安眠药,所以这个是做了一个系列,包括是合影,还有不是合影的,就是做了一些变体的。好像现场有一只活的兔子,兔子在这吃草,吃胡萝,在那跟观众玩。观众可能会很期待我会有什么行动,其实没有,就是一个睡着的概念,就是把一种现场意识拿掉,就是一个物质的身体在那,这是因为我做了很多的行为了以后的我产生了一种思考,就是关于行为这个概念的一种拓展,做艺术就是要拓展它的这个概念。做到这一步我觉得做不下去了,已经到了一个没法再超越的一种程度,我就把它停下来,我不要再去破坏它了,所以这个十年,这个行为艺术,就是我青春期的一个东西,我就把它留下来,就不去破坏它。因为这个也可以联系到东方文化的,其实走到最后它会有一点无为啊,行动就是行动,反正就是这种思辨的东西在里面。

 

记者:最后一个行为是在?

 

马:最后一个现场行为是03年,在日本福冈美术馆。我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吃安眠药睡着的,然后就放在那拍,反正什么时候睡醒无所谓,拍摄的作品真的挺有意思的,有的时候那个脸就歪歪歪剩了一个角,这些作品我取名叫《某天》,其实在那个时候已经感觉到身体的变化,在以前是没有的,以前在拍《芬.马六明》的时候,年轻怎么拍都好看,怎么拍都很好,到2000年的时候就发现自己开始胖了,就开始有一点小肚子了。其实进入那种无意识的状态是在放松自己,就是感受到身体的这种不可抗拒性,人都会衰老,那段时间是考虑了这些东西,最后一次做的现场行为,后来我就想不做了。

 

印象最深的几次展览经历

 

记者:您参加那么多国际大展,有没有印象最深的一次?


 
马:97年的一次展览,我印象特别深,是在日本那个世田谷美术馆。当时那个策展人知道我96年参加过日本国际行为艺术节,就看到我的作品了,然后他就来找我,他是日本很牛的一个策展人长谷川佑子。她现在是东京现代美术馆的主策展人,相当于一个主任,主管所有底下的策展人,她策过日本馆在威尼斯双联展,策展过伊斯坦布尔双联展,还是总策划人。她来找我的时候,给我看了艺术家名单,国际的,像马修?巴尼(Matthew Barney),那个时候都是国际上最火的那帮人,美国的,欧洲的,全部都有。然后找我谈,说给你一个空间,就希望你参加。我也就参加了,在那个展览里面我就感觉到一种专业的布展,就专业的策展人,感觉到那种工作班子里的专业,因为以前没有这种经历。

 

记者:分工特别明确吗?

 

马:非常明确,你提的什么要求,他尽量去满足你,比方说在日本,日本是有法律规定的,就是说不能直接暴露出生殖器的,这是有法律规定的,就是你可以稍微遮挡一下的都可以。所以在日本吧,你如果去看他们的黄色的电影院,他们是公开的,但是他们那个地方就一定是遮挡住的,就是这样规定的。因为我是要做行为,要祼体的,他们想了很多办法,顺利完成了我所需要做的行为。

 

记者:是不是因为您是海外艺术家,您不是本土人?

 

马:对,可能跟那个有一点关系。那个展览她在布展上啊,比方说有的艺术家作品就两个作品,一个大的空间,那个角放一个,这个角放一个,我说这太浪费了,但他们的概念就是这样的,就是宁愿让那个作品展出来的效果好,不在乎空间的浪费,所以我就觉得他对这种现场布展很专业.像国内的这些大的展览,我觉得布展是很大的一个问题,其实一个策划人他有时候他对家、对作品的了解,是通过他去布展来达到一个升华,我觉得这是好的策划人,有的策划人他兼有一个批评家的角色,其实他不是纯批评家.策展人是什么?他是在和艺术家的作品与观众的沟通的这个环节上是策展要做的,他一看你的作品就马上意识到要怎么展。他见识很广,每碰到一个作品他马上会有一个方式来展它,有他的想法,这就是很独特的,我觉得不同的策展人他应该有不同的展出方式,这是他自己的经验。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