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艺术北京2010-经典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经典北京”)在京开幕。从艺博会这种展会形式引入中国以来,展会数量逐年增加,放眼望去,每场艺博会似乎都以追逐高端市场的面貌示人。但是,参展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有时更与高端定位不吻合,公众更是感到一头雾水。对此,经典北京执行总监董梦阳认为,艺博会不应只盯着这块高端“蛋糕”,分层经营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效应,如果只追逐高端会阻碍中国艺博会的发展。
记者:与去年相比,今年经典北京加入了哪些新的元素?
董梦阳:今年经典北京加入了中国古典艺术部分,希望经典北京能够逐渐走出中国经典艺术展览的路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文化传播也会加速传播,今后肯定会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很多人都感觉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够,我认为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我们已经有能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中国文化。
记者:艺博会这种展览形式在中国“落地”伊始,您就一直从事艺博会的策划工作。此前,您一直在策划“艺术北京”博览会,现在又开始运作经典北京,怎样的想法让您从当代艺术回归到经典艺术上?
董梦阳: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随着互联网时代以及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有机会可以接触到西方。很多人都在谈东西方差异,我认为这种差异更多地体现在“软件”方面,因此我们对经典北京进行定位时,就要考虑哪些艺术是需要服务中国公众的,他们能够接受怎样的艺术。同时对于西方艺术,哪些内容我们可以借鉴,哪些是我们所需求的,这些都考验着中国的艺博会经营者。
此外,中国从古典艺术直接与当代艺术相接,中间缺乏对现代主义的认知,因此很多公众可能很难理解当代艺术形式出现的背景。因此,在艺术市场与艺术教育的层面上,推出经典北京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相关资讯】
专题报道:艺术北京2010-经典艺术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