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民”唐健英:咬牙不言悔
如果不是唐健英自报年龄,记者无论如何也看不出他已近不惑之年。黝黑的肤色、硬朗的身板、耿直的眼神,使他看上去更像个保安。
而他还真做过保安,这是在他最穷困潦倒的时候,好心的表哥介绍给他的差事。老唐说起这事来,完全是一副无奈而不屑一提的样子。但这种“高姿态”在可怕的穷困面前,又显得是那样脆弱。老唐并不掩饰自己的贫穷,就如同不避讳自己的“发财梦”一样。他说他没想到来这儿以后会是这样,如果早知如此,当初就不会那么冲动了。
老唐没进过学院,是“自学成才”,逐渐在当地有了一些名气,后来便萌生了去宋庄“淘金”的念头。
那时外面的世界在他看来,真是很精彩!“谁知到这儿后才发现,原来这个世界并非我想象的,银子是有的,机会也是有的,但竞争也是残酷的”。一年来,他才卖出过两幅画,价码也很低,还少不了朋友的帮忙。“吃饭还不成问题,但最怕生病,病了没钱治啊。”老唐挺发愁。说归说,其实老唐也挺好强的。他有个发小在京城开公司,对他很仗义,还帮他办过个人画展,两人交情不错。可他穷得快揭不开锅时,宁愿打工也没有找过这个发小。
也难怪老唐感慨,当初为了来这儿,他狠心抛妻弃子。现在回想起来,他也很后悔当初的不负责任。“什么追求梦想、渴望自由,其实就是为了逃避责任”。不过他说如果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没准儿他还会走上这条路,因为他就是喜欢画画,别的啥也不想干。
有人说:当初“画家村”现象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关注,是因为他们在那个历史时期充当了文化及思想观念“先行者”的角色。 而现在,当人们面对一个开放而自由的世界时,“特立独行”肯定不会像当初那么引人注目了。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扎实的生活态度,在一个日益翻新的社会里,所谓艺术家只不过是个符号而已。——编后语
刘枫华差不多是最早来小堡村的画家。然而很多年过去了,当初的梦想已变得似是而非,现在,他除了反省,就是继续为自己“充电”。也许对他而言,这是最后的冲刺,没准儿哪一天,还能峰回路转。
【编辑:山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