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度当代艺术品拍卖 单笔成交价格分布 2010-10-09 15:59:51 来源:《投资有道》 作者:杨笑 点击:
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第一个十年神话的消退,以西方资本和创作理念为导向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渐渐告一段落。当代艺术的创作者、经营者和收藏者队伍都在扩大,本土资本的介入和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崛起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面貌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当代艺术进入死胡同?

 

从“85新潮”算起,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但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发现”只是从2005年左右刚刚开始。随着拍卖价格蹿升到千万元级别,中国当代艺术也摆脱了非主流地位,作品的价值也获得了各方的承认。

 

正如许多人所熟知的那样,“发现”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的最初的主力是国外藏家。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大藏家的瑞士人乌利·希客是其中的一位。

 

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快速发展,作为瑞士驻华大使(1995~1999)的乌利·希客面对日益涌现出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突然意识到中国的当代艺术品还没有人收藏,于是便着手这一工作。

 

乌利·希客收藏的唯一标准,就是那些能够反映中国特殊环境下的重要作品。他认为,那个时期的艺术品,是艺术家对社会的真实思考,但是这种记忆因为一些政治、社会原因而没有被保存下来。

 

换句话说,乌利·希客最看中的是作品所拥有的文化价值。这也是很多西方收藏家介入中国当代艺术最初的理由。随后,这些作品的价格开始暴涨,并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达到顶峰。

 

从很多角度来看,2008年的金融危机都是一个拐点。价格当然是一个方面,中国当代艺术的泡沫在危机中破灭了,另外一个方面,中国当代艺术自身也正处于十字路口。

 

中国当代艺术之前有许多称呼,比如“前卫艺术”“先锋艺术”“实验艺术”。从这些名称就可以看出,批评是中国当代艺术前30年的关键词之一。有着中国当代艺术“教父”之称的栗宪庭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具有两个主要特征:其一是对现实政治文化的批判性,其二是采用现实主义象征手法。

 

如今,批判的力量正在消退,但新的方向并不明朗。中国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的马学东表示,第一批明星艺术家仍在创作,但创新能力正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退,他们更多地仍在延续强调观念的传统,但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并不多。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杭海认为,强调观念,往往会导致对技术的轻视,一旦对技术的轻视以后,完全依赖于观念,艺术就失去了载体。基于此,他毫不客气地指出:现代当代艺术已经走进一个死胡同。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