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9:30,2010-第四届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在密云艾菲堡会议厅正式拉开帷幕。讨论主题分为“当代艺术与“国家”意识”、“为什么和如何写作当代艺术史”以及“如何面对艺术批评中的争论”。
1、当代艺术与“国家”意识
主题陈述:关于“中国”、“国家”概念的学术探讨在30年来的中国当代艺术批评中堪为重中之重,在2009-2010年的艺术批评界,该问题所引起的讨论影响巨大。诸如中国当代艺术院成立,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联展等实例可谓具有代表性。从70年代末以来,中国当代艺术一直都是在与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的胶着对抗中发展。今天,业已形成的经典前卫艺术作品和当代中国先锋艺术越来越远离“边缘”、“对抗”等曾经的核心词,这种变化是否会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存在,或者在将来是否可能形成一种脱离“国家”概念的根本价值?作为国家行为的当代艺术推动机制,是否可能使中国的当代艺术具有更强的国际影响力?
2、为什么和如何写作当代艺术史
主题陈述:艺术批评家写作当代艺术史,或参与当代艺术史写作相关理论问题的讨论,是2009-2010年度中国艺术批评界的重要现象。批评家从80年代以身作则地推动前卫艺术发展,到今天开始总结、梳理30年中国当代艺术成绩与历史,显示出中国批评家们工作重点的转变。在这一转变的过程和相关诸种讨论中,出现了很多大相径庭,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什么是当代艺术史?当代艺术史写作是否可能?当代艺术史和传统的艺术史在观念和写作实践上有何差异?艺术批评家(而不是艺术史家)写作当代艺术史的动因和目的?
3、如何面对艺术批评中的争论
艺术批评的写作大多数时候总是与正在发生的艺术现象、活跃的艺术家及其创作的作品密切相关,不同的批评家面对相同对象时,意见相左,甚至观点激烈冲突的情况并不鲜见。在这些争论中,如何界定学术争论?如何参与学术争论?如何避免人身攻击,而使争论良性发展?在近几年的艺术批评争论中,我们所看到的能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学术争论屈指可数,而演变为人身攻击的“艺术批评”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中,艺术批评家应该如何面对并恰当地处理,这成为今天中国艺术批评界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请关注99艺术网为您带来的更多报道!
【相关资讯】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