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无极:中西之道 我绘画的源泉来自中国 2010-11-04 09:25:52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文\李宗陶 点击:
法语里,赵无极写作Zao Wouki。这个名字出现在艺术界,代表炉火纯青;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上,则意味着稳定保值。

  >>>赵无极个人主页

 

  法语里,赵无极写作Zao Wouki。这个名字出现在艺术界,代表炉火纯青;出现在艺术品市场上,则意味着稳定保值。

 

  在2009年胡润艺术榜上,赵无极以总成交18202万元位于榜单第5位,排在他前面的,是当年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老同学吴冠中(18292万元)。他的《向杜甫致敬》被誉为“融会东西美学的巅峰之作”,且有极高的学术的历史价值,在2008年秋拍上创下4001万元的天价,是当年拍卖市场上6幅冲破4000万元的作品之一。

 

  几十年来,赵无极住在巴黎14区荣瓦街一幢临街的小院。由花园进入,可见前后两栋3层和2层小楼,他的画室设在临街3层小楼的顶楼上。30平米的天井花园里种着桔树、兰花和竹,为这座异域民宅添了些中国味道。

 

  早年岁月

 

  赵无极出生在一个族谱可上溯宋代皇族(远祖为赵匡胤之弟燕王)的京城世家。祖父是前清秀才,在他遗留的一张照片上:红缨小帽正中央嵌有翡翠,长衫外披着裘皮,身上有玉佩,一部山羊胡须修得有型有款。他素喜把玩名砚、品赏字画,一副名士派头;“无极”二字即是他给长孙起的名,语出《老子》。

 

  父亲赵汉生是银行家兼书画收藏家,从北京调任上海一家银行的行长,所以赵无极在6个月大时随全家南迁。母亲曾是温良闺秀,不喜十里洋场氛围,选中上海附近有着良好教育传统的南通,于是祖孙三代在濠河边一所大宅一住13年。其间,赵无极有了2个弟弟和3个妹妹。

 

  赵无极的开蒙有祖父的功劳。他最早学会写的“西瓜”二字,就是老先生用毛笔写在翠皮西瓜上的。这位老人宽容风趣,少有前清遗老的酸腐迂执,家风开明,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有快乐。赵无极很小的时候就摸索着把报纸、文件上的字剪下来,做成各种拼贴,并在家中的白瓷盘上涂满花花绿绿的颜色,家人并不责备。

 

  每年祭祖,家传的宝物会从箱匣中被一一取出。赵无极对珍藏在檀香画匣中的两幅古画、尤其一幅米芾的真迹最感兴趣。他百看不厌,边看边用手指摹画。笔墨和颜料,绘画和书法,他从幼年起就开始把玩、浸淫。

 

  赵汉生是很舍得在收藏上花大价钱的,虽然也常常买来赝品,但不妨碍他兴致勃勃地跟儿女们一道赏析这些前人的书画。赵无极的一个叔叔是诗人,也是中国文学教授,另一个叔叔在巴黎留过学,曾给他带回一些名画复制品名信片,比如普鲁东的寓意画和米勒的《晚祷》。在这样的氛围里,他受到了最早的美学薰陶。

 

  赵无极一度的志向是当个医生,14岁选定绘画为终身志业。父亲很支持,向反对的母亲道:“他若去管理银行,银行必定倒闭。”

 

  当时的杭州艺专由法国归来的林风眠掌门,人才济济:西画主任吴大羽、国画主任潘天寿、蔡元培的女儿油画家蔡威廉、雕塑家刘开渠以及李苦禅、雷奎元、李超士、王悦之都是当时领风气之先的人物。

 

  父亲亲自陪着赵无极到杭州考试。一张素描石膏像、一张水彩静物、简单的美术史,赵无极顺利通过。他的老师是吴大羽和潘天寿;同学中朱德群比他低一届,吴冠中比他低两届。

 

  从幼年涂改画谱起,赵无极对国画就有很深的排斥,他觉得16世纪之后,中国画开始被自身的重量压制,宋人笔下那些活泼泼的山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摹状,即使在笔墨技巧上有所突破,创造力已经枯竭,充满力量与激情的粗犷线条不断减少,剩下的只有典雅与细致,以及一些内行人才能领悟的笔墨情趣。

 

  因此,他很不喜欢上国画课。潘天寿要学生们临摹古画,赵无极想方设法逃课,有一次甚至从教室的窗子跳出去,他公开说“看不上黄宾虹那一口”,并在国画期末考试时十分钟内交卷“赵无极画石”(效仿拜石的米芾),气得潘天寿力主开除这个“张狂少年”,最后是校长林风眠将他“保”了下来。从那时起,赵无极朦朦胧胧生出这样的使命感:发掘开创能负载新内容的新的绘画表现形式,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