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国十年,陈丹青的作品几乎在展览上绝迹,他说自己从未度过如此歧异而分裂的十年,也是他画得最少,画得最没有意图的十年,索性搁下画笔,开始写作。在参与各种喧嚣的公共事务之时,画画竟成了他非常个人的享受,成了无私与自私之间的平衡点。他始终不承认自己从画家转型到公共知识分子这一事实,而这中间更多的是无奈。
采访是在中国油画院工作室进行的,“十年个展”中大部分新作都是在这里创作完成。画室中仍然摆放着墨迹未干的画作,模特是一如既往的普通人,有厨师的妻子、司机夫妇,更多的年轻面孔是油画院的学生。工作室中的陈丹青,中指还能清晰看见深黑色墨汁的痕迹,虽然褪去了一些自我保护色彩,却依然能感觉到明显的距离感。
“时间、精力与视力,被写作支离损耗了,可疑的是,我常毫无诚意地反悔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这样下去,会怎样呢?一群人对我说:写吧,等你的新书;另一群人恳求我,以至警告:快回到画室去!有时我会默然听取,仿佛做了错事,有时,充耳不闻。写作使我藐视画画:瞧那股匠气,那点可怜的好奇心与归属感;画画却一声不响提醒我:文字——至少,我的文字——被假想而夸张的影响,何其虚妄,唯凝结的颜料是真实的、可触摸的。每天,媒体与稿约会寻过来,我申说繁忙,借以推脱,其实不过是躲在画室里抽烟。现在这份展览等于公布了我的隐私:诸位看见什么稀罕的把戏吗?没有。我只是在画画。”这是陈丹青写在展览前言中的一段话,十年间写作与画画给他带来的分裂感可见一斑。
展览由文化部出资,中国油画院主办,油画院院长杨飞云精心策划了这次十年个展,“相信唯有油画才能真正成全并证实他的全部才情,我们需要一个油画的陈丹青。”展出内容包括陈丹青近十年来所画的写生、人体肖像以及带学生外出画的农民。除了个展之外,此次展出还包括他本人策划的《回到写生》、《回向原典》两个展览,后者主要展出最早留学法国、前苏联以及现代艺术家的写生及油画作品,届时,三代人,三种表现形式将在展览中一览无遗。“做一个历史的梳理,看看中国近年来的油画与写生都收获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用陈丹青的话说,这是一次反思、提问之展,而非总结、成就之展。个展将于11月6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举办,《回到写生》、《回向原典》将于12月7日开始展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