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文作品《欢迎回家》
我对人类抱有很高期望
杰克-莱文1915年1月3日出生,犹太人,立陶宛移民后裔。他是八个孩子中的老幺,父亲是一个鞋匠。8岁起,莱文到波士顿美术馆学画,同学Hyman Bloom后来也成了画家,他们的老师是Harold Zimmerman。师徒三人幸运地受到哈佛艺术系教授Denman Ross提携,事业发展一帆风顺。
大萧条时期,莱文与公共事业振兴署(WPA)签约,他的两幅作品参展了WPA在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美国艺术新地平线”。完成《纯粹理性盛宴》之后,他于1939年在纽约下城画廊举办了首次个展。
受提香、委拉斯凯茨、戈雅,以及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的启发,莱文对艺术抱有崇高理想,“1930年代后期,艺术和文学反映了社会意识的觉醒,而我身处其中。”他后来说,“我们的关注各有侧重。我们自信有能力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1939年父亲去世后,莱文画了一系列犹太圣贤的肖像。“我相信这些是讽刺作品的另一面。”犹太人博物馆馆长Norman Kleeblatt说,“它们是一批内省、高度个人化的作品。”
1942年,莱文应召入伍。从战场回来的他遭遇了艺术界的转型,抽象表现主义取代了现实主义成为主导的绘画风格。在艺术界开始务虚的时候,莱文坚持务实,他觉得抽象画家不过是“空间学员”,“他们没法提供给我所需要的。”后来数十年间,他举办了几场个展,也不能改变被前卫艺术挤到边缘的窘境。
“1930年代,我曾震动艺术世界,似乎自此以后我渐渐不为所知了。”他对1985年纪录片《杰克-莱文:纯粹理性盛宴》的导演David Sutherland这样表白。
即便如此,莱文依旧一如既往地跟随他的艺术冲动,孜孜不倦地出产着尖刻讽刺的作品。有些是明显政治性的,比如揭露政治黑暗面的《选举夜》(1954),其他则是杜米埃式的社会全景素描。
“他从不放弃,”波士顿大学艺术史教授Patricia Hills说,“他延续了绘画的一条伟大传统,通过人间戏剧展示人性的弱点,尤其是当权者的缺点。”1976年一次演讲他谈到自己的艺术,“我主要关注人的状态,”莱文说,“我选择讽刺表达了对人的失望。这也意味着,我对人类抱有很高期望。”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