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在历史的嬗变中 2010-11-11 17:21:42 来源:今日艺术网 作者:李飒 点击:
今天,“没有一个文化是单一而纯粹的”。当代艺术必须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理解。对水墨而言,面对“价值”的剥离,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什么是我们文化的“主体性”?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思想、观念、语言媒介的介入下,对传统背后曾经代表的文化价值理念进行新的反思。

不久前,201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刚刚召开,年会的主题是:“改变世界状况——重新思考、重新设计、重新建设”。世界进入一个“后危机”时代,正积极“求变”以努力应对新的危机和挑战。全球的经济、政治秩序发生着深刻变革。世界不同的地方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密相连,“全球化”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2009年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和政治影响力趋向一致化,这种一致化必将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相应的,在文化上中国意味着什么?换句话说,面对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对全球文化的覆盖——全球文化的“美国化”,中国当代文化是西方创造的历史的客体么?中国当代文化的“主体性”在那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在文化上“自我认同”?如何对传统进行有效的重新诠释?

一、五百年之历史变局

五百年前,西方文明对非西方文明逐渐形成一种单向度的影响:

1,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中世纪基本结束。

2,地理发现促进了欧洲在全球的经济扩张,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形成。伴随而来的是,全球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移至大西洋沿岸。

3,马丁-路德于1517年发动宗教改革,加尔文教派等宗教改革运动对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4,文艺复兴在十六世纪达到顶点。

“它(西方文明)已经对公元1500年以来存在着的所有文明都产生了势不可挡的影响。”[1]此后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历史的演变是由其它社会对西方文明的从属所构成的。这一情形今天正在逐渐改变。我们正面对着数百年来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历史变局。

五百年后,“权利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2]:

中国、巴西、印度、南非等分属不同文明的新兴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促使世界经济向更加均衡的方面转变。五百年来,世界(经济)的心脏首次不是只在西方跳动,而是向非西方文明转移。世界经济中心从大西洋沿岸移至太平洋沿岸。随着冷战后美国单边主义的失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出现,国际权利重组变得不可避免。商讨、调整世界主要经济政策的G8集团(由世界主要八个发达的西方国家组成)由G20集团(包括中国、印度、韩国、巴西、南非、墨西哥、印尼、阿根廷、沙特等更广泛代表世界不同区域的国家)所取代。

“全球化”起源于西方的全球性扩张,“全球化”却同时给非西方国家带来了重要的机遇。非西方国家历史性的抓住了这一机遇,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的扩张看起来不可抗拒,结果却出人意料:伴随着非西方文明的崛起,西方日渐衰落[3]。面对过去数百年来西方国家逐渐建立起来的对非西方国家的不平等关系,非西方国家今后会寻求一个更加公正、公平的国际环境。对非西方国家而言拒绝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但并不意味着因此西方化。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从根本上变得更加现代化和更少西方化。”[4]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