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家园 2010-11-11 17:21:42 来源:今日艺术网 作者:李飒 点击:
今天,“没有一个文化是单一而纯粹的”。当代艺术必须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理解。对水墨而言,面对“价值”的剥离,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什么是我们文化的“主体性”?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思想、观念、语言媒介的介入下,对传统背后曾经代表的文化价值理念进行新的反思。

“眼前这个即源于美国又已经扩散到世界各地的后现代文化现象,……直接因美国的军事与经济力量的不断扩张而形成,它导致一种霸权的成立,笼罩着世界上的所有文化。从这样的观点来看(或者从由来已久的阶级历史的观点来看),在文化的背后,尽是血腥、杀戮与死亡:一个弱肉强食的恐怖世界。”[9]

 

3,后现代主义的另一个特征:“去价值化”——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阻遏。

 

后现代主义不再提供任何关于世界的解释和意义。

 

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社会成本:“问题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导致了从‘以人为本’到‘以钱为本’的转型,钱变成了衡量人的价值的唯一标准。”[10]

 

后现代主义不再提供任何关于世界的解释和意义。中国当代艺术——作为全球后现代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其自觉的“去价值化”与中国社会的全面“货币化”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

 

面对商业消费主义文化占据的主导位置,面对社会上呈现出的价值虚无的泛滥,在这样一个“资本为王”,金钱成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的时代,我们就应该心安理得、无动于衷么?什么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中国的当代文化应在中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应当阻止社会全面的“货币化”。人不可能完全被货币化,中国当代文化应当承担文化反思的功能并做出重建社会价值的努力。

 

由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去价值化”,艺术自然地成为纯粹的商品,在市场上价格的高低成为了唯一的评价标准。

 

一个正在进入现代社会的中国真的需要“去价值化”和“意义消亡”的文化么?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只能表现出消费文化的功能?其是否还具有重建价值的勇气?

 

三、“水墨”:重建新的价值

 

“水墨”,是指一种“价值”,而不是仅仅指一种与特定媒材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延续了两千多年的传统农业文明社会中一个特殊的阶层——“士”(读书人阶层、文人阶层)——长期维系的一种价值体系。它代表了“士”的阶层长期延续的一种价值理想:忧国忧民、独立的文化人格、对学术的终生追求、对超出现实之外的虚拟精神家园的永恒追求。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