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专家这样说:如果一个专业级别的美术馆要做系统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话,所开出的名单里至少有两个名字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张晓刚,另一个便是方力钧。走过三十年,中国当代艺术阵营中熠熠生辉的名字不少,为什么方力钧做到了那个“必不可少”?答案恐怕并不单纯。就算那颗泼皮的光头已经成为一代人的精神面孔和符号记忆,但是方力钧能够牢牢占领这个学术的制高点,仍与他精明、清晰、主动地规划艺术事业的积极行动密切相关。这样的判断看似很功利,却是当代语境下艺术本体最鲜活的课题之一。这两年,方力钧不断成为话题,因为他从南至北地搞大动作,拉开个人历史长卷与巨型创作,有力地告诉别人他的昨天与今天,同时,也是在告诉他自己。
村上隆的《艺术创业论》问世当初,似乎一脚踩上了“禁忌”的开关,既有人对这种“赤裸裸”地宣讲成功之道感到不满与不屑,也有人推崇他推进艺术事业的清醒意识与方法论。而方力钧则是第二个以艺术成功学著述的艺术家。
在《像野狗一样生存》中,方力钧把自己当成实验室里的青蛙,彻底剖析了自己实践“艺术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是艺术的生活”这个经典法则的创作历程。把每每只有喝大了才好意思脱口的胡话变成了铅字——“每一次的皆大欢喜都是人生的悲剧;每一次的失败和痛苦带来生命的饱满。”这句承载了无限重量的“真谛”,不断地被方力钧刻印在心里,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一个说服自己的过程,一旦说服了,效果特别好,会觉得自己变得‘大’了。”
不知道是否因为不断变“大”的缘故,方力钧的生命能量似乎是超于常人的,生命的饱满不仅是他的艺术追求,更接近于一种本能。所以,他主动成为一个开餐厅的生意人;主动成为一个自己梳理艺术脉络的艺术家;主动成为一个长袖善舞、思路清晰的运作者。这一切的主动似乎都证明了他是一个有能力的聪明人。方力钧在“一只野狗的生存智慧”一章中坦诚地分析了商业社会中的艺术法则,运作之道与为人处世的关键意义,而这些“务实”不仅没有抵消他的艺术价值,反而促使他成为一个更加“综合”的艺术生命体。
【相关资讯】
【99快讯】方力钧新雕塑《天有多高》落户四川美术学院新校区(图)
【99快讯】“方力钧”首次走进山西大学美院 校园办展新起航
【99快讯】方力钧:到传统文化最深厚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