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书法教育,中国传统美育的基础,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2009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生态的变化,书法面临着如何参与当代生活、当代文化建设和培养后继人才的现代转型问题。
书法至简,笔墨纸砚;书法至繁,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的中小学校里,书法教育的“边缘化”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如何探求切实而有效的途径,让书法教育走进课堂,让书学融入基础教育,这不单为中小学素质教育所需要,更是关乎传统文化弘扬的迫切课题。
边缘、冷遇——书法教育的尴尬
2010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苏士澍、欧阳中石和王明明提交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的提案,剖析了中国传统书写技艺被严重轻视的现象,提出从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当代文化建设的高度,进一步推动青少年书法教育。这一提案受到广泛关注,再一次引发在中小学校加强书法教育的讨论。
三位政协委员根据一次专题调研的情况指出,目前,90%以上的学校特别是初中以上不再设立书法课。一般中小学校没有专职的书法教师,多由语文教师兼职。随着电脑的普遍使用,汉字书写有更加边缘化、甚至被逐渐取代的倾向。
教育部对“两会”提案的回复是:考虑学生学业负担问题,对汉字书写硬性增设课程持谨慎态度。目前小学一至三年级有写字课,主要是硬笔书法,四至六年级是毛笔书法课,每周一节。学校课程设置为三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写字课为地方课程,也就是说不是某种意义上的“必修课”。不少学校因此“自降标准”,令书法教育形同虚设。
其实,自2001年开始在全国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特别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教育部2002年出台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就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重要性、为学生写好汉字创造环境、提供必要条件,以及不同年龄段学生学习书法应该达到的标准,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然而,理应受到重视的书法教育,在中小学校里“溜边走”的边缘化境遇,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