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我们的世界——梁远苇“金色笔记” 2010-12-01 11:39:56 来源:ARTINFO 作者:严潇潇 点击:
梁远苇近日在北京公社的个展“金色笔记”,几幅大小画作让展厅显得相当简练纯粹。“金色”一词既出自艺术家所钟爱的莱辛的《金色笔记》一书,也如其字面含义那般指涉了这种色彩,令人玩味的是,这种色彩倒并未直接出现在她所使用的颜料中,那带着金属光泽的金色是由整体显现出来,又在近距离体验中消解

梁远苇作品

 

梁远苇近日在北京公社的个展“金色笔记”,几幅大小画作让展厅显得相当简练纯粹。“金色”一词既出自艺术家所钟爱的莱辛的《金色笔记》一书,也如其字面含义那般指涉了这种色彩,令人玩味的是,这种色彩倒并未直接出现在她所使用的颜料中,那带着金属光泽的金色是由整体显现出来,又在近距离体验中消解。

 

用绘画来表现光,梁远苇在2003年的“反光”系列中曾这么做过,当时她直接在平面画布上绘出各种色彩褶纹的反光。现在这几组双联画仿佛是综合了“反光”与“生活的片断”(2006-2008)这两个前作系列中的工作,也是艺术家从尚且带有叙事性的具象表现过渡到抽象形态层面的进一步深入。“生活的片断”系列中二维花纹这一主题复现于“金色笔记”中,画面上的对称性与重复性被强调、被放大,对色彩构成上的敏感度更加细腻。手工创作的不确定性与工业制造的缜密性矛盾地共存着,可以感受到梁远苇在这一新系列中给自己的创作做了减法,不去追求作品外在形态的多样性或是可能引发隐喻式联想的表征,以一种表面无意义的重复工作(而且是高强度的重复工作)来达到某种不显露于外的目标,一种向内的努力。

 

每天画一部分,这种近乎机械的绘画方式与莱辛在《金色笔记》中所作的反复的形式尝试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妙。从艺术形式角度来说,梁远苇的表达更纯粹,或许反而更难以被人理解。每一幅画都似一面看似简单的镜子:艺术家在其中看到她自己,而我们在其中看到我们与我们的世界,各不相同却又多少互通着。

 

在近期的这些创作中,梁远苇摒弃了那些外在的实验性与创新性,甚至也舍弃了摄影、装置等曾用过的其他艺术形式,将自己置于严格绘画语言的“局限美学”中,反而让人觉出一种不浮于世的美来。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