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
85岁“高龄”的故宫博物院,近期新闻不断:
与台北故宫携手办展、同巴黎卢浮宫签下“文化大单”、回应“故宫里的星巴克”、故宫文物家底大清理、首次在网上开卖纪念品……
一系列动作背后,是故宫一以贯之的文化态度和文化胸怀不唯我独尊、不孤芳自赏,大气自信地面向世界、面向大众、面向未来。
不能怀着狭隘的想法去计较,而是要以开放的胸怀、长远的思维来看待两岸文化交流
新闻背景:
11月18日,两岸故宫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透露,2011年将是两岸故宫携手合作的重要一年,除了《富春山居图》将在台北合璧展出,还将举办“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大型展览、两岸故宫第三届学术研讨会。
记者:去年,两岸故宫进行了60年来首次互访。一年多过去了,现在的两岸故宫交流处于何种状态?
郑欣淼:交流非常频繁。去年,我们和台北故宫合作,在台北搞了“雍正特展”。今年上半年,台北故宫来我们这里交流志愿者工作(他们称为义工),下半年,我们也派人过去学习。 11月2日,两岸故宫视频连线,召开工作会议。可以说,我们正通过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将两岸故宫的交流制度化、常态化。
记者:我们注意到,目前正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的“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和2011年将要推出的“兰亭序展览”,都无法见到来自台北故宫的文物。在两岸已经举办的合作展览中,都是北京故宫单方面向台北故宫借出文物。
郑欣淼:限于法令与名称问题,台北故宫的藏品目前还无法到大陆参展。因此,对于我们目前借出文物到台湾,有的人颇有意见,认为这是一种“不对等”,建议我们也不要出借文物。
记者:您认为呢?
郑欣淼:我认为,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之间有着特殊的情愫,这种紧密维系是客观存在、不可抹杀的。我们能向台湾同胞展示作为一个整体的故宫,展示两岸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记忆,就已经是一件非常好、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了。所以只要他们提出借,我们能支持的就支持。不能怀着狭隘的想法去计较,而是要以开放的胸怀、长远的思维来看待两岸文化交流。
记者:有着这样大气的文化胸怀,相信在两岸故宫一年多的交流中,北京故宫一定也收获良多。
郑欣淼:的确,我们的交流是互相尊重、互相借鉴,在比较中细细观察学习对方的长处,一点一滴地积累、提升。台北故宫在文物展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和国际博物馆界开展交流比我们早,视野比较开阔,同样是办展览,筹备经验比我们丰富。去年办“雍正展”,他们下了一番功夫,组织的论文质量很高,给我们以启发、借鉴。我们今年办“明永乐宣德文物特展”,从中汲取了不少养分。
视野影响思维方式,故宫不能只盯着自己这一块田,埋头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