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恩·康纳利裸体油画现身 2010-12-10 14:43:43 来源:《芭莎男士》 点击:
2010年艺术市场备受关注,年底之际,有人评出了十大投资关键词:张晓刚,古董腕表,清宫御瓷,古琴,当代紫砂,古宅,茅台年份酒,翡翠原石,影像 ,张大千 。

 

 

五、当代紫砂

 

 

在英国国宝级瓷器品牌威治伍德(Wedgewood)厂有一个展示柜,里面锁着一对宜兴紫砂壶,展示柜上是这么写的:“从这里,我们得到了整个产业的灵感。”

 

一把62 年前制作的紫砂壶居然能拍出1232 万元的天价,这是2010年6 月在嘉德春拍中爆出的新闻。这把天价壶,名叫“相明石瓢壶”,制作于1948 年,是由堪称市场标杆的紫砂艺术泰斗顾景舟大师制作、国画大师吴湖帆亲笔书画。顾景舟大师的作品在上一季拍卖中最高成交价为300余万元,今年价格则一路飙涨。

 

纵观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慢慢复苏,到今年特别活跃,并创下多项世界拍卖纪录,这在紫砂壶收藏市场也所反映,也是紫砂蕴含的文化价值在市场上的重估体现。天价紫砂壶的出现是正常现象,但不是常态。紫砂艺术品近三年才开始走到拍卖市场,收藏才刚刚启动。

 

明代嘉靖时期的龚春做出了第一把紫砂壶。从明末到清代乾隆早期的紫砂壶,被称为高古壶。这批壶在数量上极为稀少,优秀的也就有300-500 个。而在价格上,其真正的价值至少应在几百万,目前平均只有十几万,因此在未来两三年内会涨得较快,而且没有逆转的可能。此外,还有被认定的、已经过世的名家的作品,以及个别坚挺的当代名家作品,与高古壶并为三大板块,在未来可能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1948 年,33 岁的顾景舟改良了清末创制的“石瓢壶”形状,和大画家吴湖帆、江寒汀、唐云等人合作,顾景舟制壶,画家们亲笔书画,共同制作了5件石瓢壶,成为紫砂与文人结合,与书画镌刻艺术结合的典范。这其中的一把,就拍出了1232 万元的天价。

 

收藏当代名家壶,关心作者和头衔是一个非常直接的方法。目前宜兴的丁蜀镇大约有20 万人从事紫砂行业,但是行业中的顶尖人物仅十来位,价格最高的是被授予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徐汉棠、吕尧臣等,其次是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这两者都是荣誉称号;接下来是职称,高级工艺师(简称高工)是职称上最高的。紫砂壶的价格当然是随着作者称号拾级而上,从投资角度来说,如果收藏者看准了一个有潜力的高工,持续收他的不少作品,一旦他拿到了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价格就可能成倍地翻涨。

 

与西方的审美不同,紫砂具备了东方哲学中最有魅力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美感的来源,也是中国人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一把紫砂壶,可以具备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所谓金,紫砂的全名叫“紫玉金砂”,显示紫砂泥兼有玉的特点和金属的质感。所谓木,宜兴有一种传统壶型“树桩壶”,用紫砂来体现自然界中的树木形态如松树或竹子,古朴雅致,蕴含木的特性。所谓水,就是紫砂离不开茶与水的滋养,养好一把壶,才能体现它极致的美,而这种美是变化的,类似于修炼般的。紫砂又被称为火与土的艺术,泥胎入窑经过火的考验,重获新生。中国人之所以会痴迷于紫砂艺术,在于它的博大精深,也在于中国人骨子中的浪漫和悠闲。

 

六、古宅

 

投资什么,能比买一栋古宅子更有品位?

 

在中国内地,购买古宅、名宅的富商、企业家并不在少数。比如天地集团董事局主席杨休,便藏有傅抱石故居。购入之后,他旗下的长风堂画廊,曾投入巨资,本着“复古修古”的原则,很好地还原了故居的原貌,并提供了完善的保护措施,使这一“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重新焕发了青春。

 

而建川实业集团董事长樊建川同样有着企业家和收藏家的双重身份。他历时30 载,斥资2 亿多元,拥有了800 多万件藏品—其中121 件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后,樊建川又投资5 亿多元建设了建川博物馆聚落。聚落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四川成都安仁古镇,占地500 亩,现已建成开放15 座博物馆,这其中不乏对老宅的修葺与改造。如今,安仁镇上二十多座建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豪门公馆,又逐渐焕发了生机。

 

谈到古宅收藏,不得不提及黄修志,这位日本出生、加拿大长大、土耳其办工厂、北美做地产、欧洲做贸易的加拿大籍华人富商黄修志,辗转世界各国20 余年,从2000 年开始了个人收藏古宅的历史。第一件“藏品”是苏州一座有260 多年历史的民居,因城市改造将被拆除,黄修志觉得可惜,于是高价将这栋古宅买了下来并修缮完整,从此以后,黄修志对老宅的收藏便一发不可收。他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如此描述自己收藏古宅的狂热:“我有江浙一带所有负责老房子拆迁人的电话,每当有老房子要被拆除,他们第一个就会想到给我打电话。而我也是唯一会买下整栋的人。”黄修志最得意的收藏,是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浙江海宁旧居,距今已有480 多年的历史。

 

作为稀缺资源的古宅名宅,毋庸置疑地成为豪宅投资市场的翘楚。然而,收藏古宅并非一劳永逸的投资,曾有不少富豪抱着坐享其成的心态购买古宅之后,不仅没有投入资金及时修葺,反而不合理地加以使用,从而导致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发生,悔时晚矣。事实上,藏家只有针对古宅的自身特点,在遵循“恢复原貌”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功能、空间等元素,悉心修复与重新设计,才能让手中的古宅焕发生机,价值倍增。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