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送经书 两人都不敢睡
为了修复这部经书,张伟和图书馆特藏文献部主任夏楠曾三上北京。第一次在2009年6月,当时是将其中一卷《妙法莲华经》送到北京参加由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全国珍贵古籍展览”。第二次是将剩下四卷送往北京修复。第三次是将修复好的经书“迎接”回来。
护送“镇馆之宝”,留给张伟的最大印象是紧张。“飞机不能坐,只能坐火车。当时担心,万一出事,人和经都没了。火车上困了,想睡觉,得换着睡,必须保证一个人清醒。实际上,由于太紧张,两个人都不敢睡,就这样睁着大眼睛,一直到抵达北京。一路上就担心经书出现闪失。人在经在嘛!”
展览结束后,泸州市图书馆开始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商讨《妙法莲华经》修复事宜。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表示,为了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由于破损与虫蚀严重,修复工作非常缓慢。一个专家有时一天修复不了一个页面。整个修复共用了一年半,修复经费在50万元左右。”
保护古籍 资金人才匮乏
由于名列《国家珍贵古典名录》,泸州市图书馆无需为修复《妙法莲华经》支付一分钱费用。该馆特藏文献部坦承:“修复这样一部经书的钱,我们是出不起的。”
据了解,泸州市图书馆共有各种古籍10万余册,其中善本3000余册。2001年,图书馆搬迁到新馆以前,这些古籍全都保存在老馆的地下室中。“地下室光线昏暗,地面潮湿,温度和湿度都无法满足书库需求,这些古籍大多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损毁,亟需抢救性修复。”
“整个特藏文献部,仅有3名工作人员,古籍修复人才更是匮乏。资金、技术、人才是制约古籍修复的‘三重门’。目前,我们也在和重庆一家公司合作,着手为馆藏古籍构建数据库。但这个工作,充其量不过是在清家底。古籍修复现在还没有真正开始。”泸州市图书馆特藏文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李云霞】